近期A股市場呈現震蕩上行態勢,頭部資金在鋰電池、儲能等板塊與AI概念股之間頻繁切換。值得關注的是,曾因六氟磷酸鋰價格劇烈波動而經歷股價過山車的多氟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近期再度成為市場焦點。該股自9月初的13元區間啟動,截至11月上旬已突破35元關口,兩個多月累計漲幅達167%,引發投資者對新能源材料板塊的重新審視。
作為氟化工領域龍頭企業,多氟多的核心產品六氟磷酸鋰占電解液成本比重超過四成。2020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爆發式增長,帶動該產品價格從當年7月的6.5-7萬元/噸飆升至2021年12月的56.5萬元/噸,公司股價隨之水漲船高,2021年10月創下46.15元的歷史峰值。這種狂熱在2022年后急轉直下,隨著行業產能過剩加劇,六氟磷酸鋰價格到2024年9月已跌至5.4萬元/噸,公司股價同期跌幅超過80%。
業績表現與產品價格高度共振。2020年扭虧為盈后,2021年凈利潤同比暴增2490.8%至12.6億元,2022年維持54.64%的增速。但2023年受價格戰沖擊,凈利潤驟降73.83%至5.1億元,2024年更出現3.08億元虧損。這種波動在資本市場體現得淋漓盡致:2020-2021年股價分別上漲61%和138%,2022-2024年則連續三年下跌,累計跌幅達66%。
當前市場正經歷新一輪供需重構。儲能電池行業數據顯示,2024年三季度出貨量同比增長65%,頭部企業產能利用率突破80%。反觀供給端,六氟磷酸鋰作為受管制的危險化學品,擴產周期長達3-5年,2022-2024年行業深度調整導致三分之一產能退出。這種供需失衡推動產品價格從7月中旬的5萬元/噸飆升至11月上旬的12.15萬元/噸,三個月漲幅超過146%。
同行業公司股價集體異動,天際股份以340%的區間漲幅領跑,魯西化工、東岳硅材等企業均有顯著表現。多氟多雖漲幅相對溫和,但當前股價已恢復至歷史高點的80%水平。值得注意的是,11月10日公司公告顯示,原一致行動人谷正彥因不再擔任任何職務申請退出協議,控股股東李世江及其一致行動人持股比例從14.06%微降至13.98%,公司特別澄清此次變動不涉及股份減持。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當前六氟磷酸鋰價格雖較歷史峰值仍有差距,但行業格局已發生根本性變化。經過三年洗牌,頭部企業憑借技術優勢和成本控制能力,在供需再平衡過程中占據主動。不過也有聲音提醒,本輪多氟多股價漲幅已顯著超越碳酸鋰期貨價格反彈幅度,投資者需警惕產品價格波動帶來的潛在風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