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擁有76年歷史的全球知名企業,Honda近日以"海陸空全領域技術矩陣"亮相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成為連續八年參展的"全勤企業"。本屆展會上,Honda通過六大展區系統呈現了從兩輪出行到航空航天、從新能源技術到安全創新的全方位技術布局,吸引眾多專業觀眾駐足參觀。

在兩輪出行領域,Honda帶來六款代表性車型組成"技術方陣"。首次展出的CB500 SUPER FOUR憑借經典四缸發動機與現代設計語言的融合,成為摩托車展區的焦點;同為新品的CBR500R FOUR則通過空氣動力學設計與智能騎行系統的結合,展現出運動車型的科技進化。經典旗艦車型GL1800 Gold Wing Tour與探險踏板X-ADV的同臺亮相,印證了Honda在豪華休旅與多功能車型領域的持續創新。現場同步展示的電動概念車,通過可變形車身結構與智能交互系統,勾勒出未來兩輪出行的技術圖景。
新能源戰略推進方面,Honda在中國市場的布局持續深化。廣汽本田開發區新能源工廠今年3月正式投產,首款純電車型P7同步下線;4月發布的燁品牌GT車型完成全球首秀,標志著Honda電動化進入新階段。技術展區中,榮獲"2024中國十佳車身"的ACE承載式結構引人注目,該技術通過獨特的能量傳導路徑設計,在碰撞中實現雙向安全保護,目前已應用于燁品牌首款車型東風Honda S7。
安全技術展區呈現了Honda"交通事故零死亡"的研發理念。第三代行人保護假人PolarⅢ通過高精度生物力學模擬,為車輛碰撞測試提供更精準的數據支撐。自1998年研發首代產品以來,Honda已積累超過2000組碰撞數據,推動形成覆蓋主動安全、被動安全及行人保護的完整技術體系。展區現場演示的碰撞實驗視頻,直觀展現了ACE車身結構在真實場景中的保護效能。

在動力產品領域,Honda展示了船外機BF10與變頻發電機EU32i的最新技術。BF10通過智能電噴系統與輕量化設計,實現動力輸出與燃油效率的平衡;EU32i采用的變頻技術則將發電效率提升至行業領先水平,滿足戶外作業與應急供電的多樣化需求。這些產品與航空航天展區的火箭實驗機模型形成技術呼應,展現出Honda在動力系統領域的跨領域研發實力。
航空航天展區成為本屆Honda展臺的最大亮點。通過多媒體互動裝置,觀眾可了解Honda自主研發的可重復使用火箭技術進展。今年6月,該火箭在日本北海道完成垂直起降實驗,成為日本首家掌握此技術的民間企業。展出的實驗機模型顯示,Honda火箭采用模塊化設計,通過可更換燃料艙實現多次發射,目標是將單次發射成本降低至傳統火箭的十分之一。
Honda中國本部長在接受采訪時表示:"中國市場的電動化轉型速度超出預期,我們將加速本土研發體系建設,今年內將中國研發團隊規模擴大30%。通過與本土科技企業的深度合作,Honda計劃在2030年前推出15款純電車型,同時保持兩輪出行領域的全球技術領先地位。"這種"扎根中國、服務全球"的戰略調整,正在重塑這家跨國企業的技術發展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