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巴克在中國市場的運營模式迎來重大調整。這家全球咖啡巨頭宣布與博裕投資達成戰略合作,共同組建合資企業運營中國零售業務。根據協議,博裕投資將持有合資公司最高60%股權,星巴克保留40%權益,同時繼續作為品牌及知識產權所有者向合資公司授權。此次交易以約40億美元企業價值為基礎,標志著星巴克自1999年進入中國內地市場26年后,首次將控股權讓渡給本土合作伙伴。
合資企業總部設于上海,現有8000家門店將繼續由新公司管理運營。星巴克方面透露,中國零售業務整體估值超過130億美元,包含三部分價值:出讓控股權益所得、保留股權價值以及未來十年以上的持續授權收益。博裕投資作為中國知名私募機構,管理著超過200家企業的投資組合,其關聯方今年4月剛完成對北京SKP部分股權的收購。
雙方合作目標直指門店規模擴張。星巴克計劃將現有8000家門店增至2萬家,重點布局非一線城市。數據顯示,2024年第四季度已新開183家門店,進入47個縣級市場。星巴克董事長兼CEO倪睿安特別強調,博裕在中小城市及新興區域的本地化經驗,將成為加速下沉市場拓展的關鍵助力。
這場合作背后是激烈的市場競爭。當前中國咖啡市場呈現三足鼎立態勢:瑞幸咖啡門店突破2.6萬家,庫迪咖啡達到1.5萬家,而星巴克第四季度門店數為8011家。面對價格敏感型消費者和新興品牌的沖擊,星巴克近年持續推進本土化戰略,推出自習室等多元場景、發力非咖啡飲品、開展跨界聯名活動。
行業分析師指出,博裕的加入為星巴克帶來三重價值:資金支持、競爭防御能力提升以及數字化短板補強。上海啡越投資管理公司董事長王振東分析,合作在股權結構、知識產權分配等框架設計上較為嚴謹,有效規避了潛在矛盾。但快速擴張帶來的文化融合、管理協調等問題仍需警惕,特別是如何在保持品牌調性的同時實現規模增長。
下沉市場成為戰略重心。蘇商銀行研究員付一夫認為,博裕的本土資源整合能力將幫助星巴克優化供應鏈,提升運營靈活性。但挑戰同樣存在:咖啡品牌及茶飲企業的咖啡子品牌正在加速布局縣域市場,星巴克需要創新轉型而非簡單復制現有模式。可能的路徑包括并購區域品牌、推出子品牌,以及通過數字化改造提升運營效率。
業務多元化被視為重要增長點。專家建議,單純依賴咖啡業務難以支撐擴張目標,星巴克需開發非咖啡類飲品及周邊產品。王振東特別提到,門店結構優化和框架調整勢在必行,既要保持高端定位,又要通過創新場景吸引年輕消費者。這場合資合作能否幫助星巴克在競爭紅海中突圍,仍需時間檢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