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名為@TrashBench的超頻玩家通過創新散熱方案,成功將英特爾Arc B580顯卡的核心頻率提升至3316MHz,并在3DMark Time Spy測試中取得16631分的成績,較原廠版本性能提升約12%,一舉刷新該型號的全球超頻紀錄。與傳統的液氮等極端冷卻手段不同,此次突破采用了更貼近日常場景的散熱方式。
該方案的核心在于一套簡易水冷系統:玩家使用含50%乙二醇的車用防凍液作為冷卻介質,通過魚塘循環泵構建閉合循環。防凍液經冰箱預冷至-17℃后注入系統,利用乙二醇含量與冰點的物理特性,確保冷卻液在約-25℃才會凝固,從而維持液態循環。實驗顯示,這種低溫環境使GPU核心溫度顯著下降,為超頻提供了穩定基礎。
硬件改造方面,玩家僅對顯卡進行基礎調整,重點在于通過3D打印技術定制支架,精準固定水冷頭與GPU芯片的接觸面。這種模塊化設計既保證了散熱效率,又避免了復雜電路改造的風險。測試中,顯卡在冷卻液循環初期即達到最佳工作狀態,直接推動3DMark分數突破紀錄。
性能對比數據顯示,原廠風冷狀態下Arc B580的核心頻率為2850MHz,運行《怪物獵人:荒野》《極限競速:地平線5》和《賽博朋克2077》時平均幀率分別為54FPS、158FPS和107FPS。采用新散熱方案后,核心頻率提升至3316MHz,三款游戲幀率分別增至69FPS、174FPS和120FPS,整體性能提升約16%。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僅使用風冷并手動超頻至3200MHz,顯卡在1080p高畫質下仍能保持60FPS、172FPS、119FPS的流暢表現。
這一成果不僅驗證了低成本散熱方案的可行性,更揭示了通過優化熱傳導路徑實現性能突破的技術路徑。玩家在實驗報告中強調,冷卻液的選擇與循環系統的密封性是關鍵,任何微小泄漏都可能導致溫度驟升。目前,該方案已引發硬件愛好者社區的廣泛討論,部分用戶開始嘗試類似改造以挖掘顯卡潛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