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代理局長肖恩·達菲近日宣布,“獵戶座”載人飛船已與新一代重型運載火箭“太空發射系統”完成對接,標志著“阿耳忒彌斯2號”載人繞月任務進入關鍵準備階段。此次對接的飛船代號為“誠信號”,是NASA與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聯合研發的深空探測器,也是當前唯一具備載人深空飛行并安全返回地球能力的航天器。
根據NASA披露的細節,“獵戶座”飛船與火箭的對接工作于近日完成,任務團隊隨后將開展電力和數據系統的集成測試。洛克希德-馬丁公司表示,后續工作包括驗證飛船與火箭的協同運行能力,確保所有子系統在極端空間環境下穩定工作。按計劃,整合后的航天系統將于明年轉運至佛羅里達州肯尼迪航天中心,進行發射前的最終調試。
“阿耳忒彌斯2號”任務的核心目標是實現時隔50余年后美國首次載人深空飛行。該任務將搭載4名宇航員進入月球軌道,完成繞月飛行后返回地球。此次任務不僅是對“獵戶座”飛船載人能力的實戰檢驗,也為后續“阿耳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任務奠定技術基礎。NASA強調,此次任務將驗證深空環境下的生命支持系統、輻射防護技術等關鍵能力。
作為美國重返月球計劃的核心,“阿耳忒彌斯”項目自2019年啟動以來已取得多項進展。2022年11月,“阿耳忒彌斯1號”任務成功完成無人繞月飛行測試,驗證了“太空發射系統”火箭與“獵戶座”飛船的組合性能。然而,受技術復雜性和開發進度影響,NASA于去年12月調整了任務時間表,將“阿耳忒彌斯2號”載人繞月任務推遲至2026年4月,“阿耳忒彌斯3號”載人登月任務則延后至2027年年中實施。
據技術文檔顯示,“獵戶座”飛船采用模塊化設計,配備先進的環境控制與生命保障系統,可支持宇航員在深空環境中長期生存。其返回艙采用特殊隔熱材料,能承受再入大氣層時的高溫考驗。而“太空發射系統”作為目前全球運載能力最強的火箭,其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95噸,地月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27噸,為載人登月任務提供了關鍵運力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