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農業、家電、新能源等領域的企業紛紛加快國際化步伐,涌現出美的集團、寧德時代等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企業。作為飼料行業的龍頭企業,海大集團近日宣布將分拆子公司海大控股赴港上市,這一舉措被視為其全球化戰略的重要突破口。
從財務數據來看,海大集團正面臨國內市場增長放緩的壓力。2025年三季報顯示,公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960.9億元,同比增長13.24%;凈利潤41.42億元,同比增長14.31%。與2024年前三季度60.95%的凈利潤增速相比,今年增速明顯放緩。特別是第三季度,凈利潤僅同比增長0.34%,遠低于第一季度的48.99%和第二季度的7.26%。東莞證券分析師指出,投資收益下降是第三季度利潤增速回落的主要原因;華安證券則認為,生豬業務虧損對利潤產生了較大影響。
回顧過去四年,海大集團的營收規模從2021年的860.9億元增長至2024年的1146億元,但增速持續下滑,從2021年的42.72%降至2024年的-1.31%。凈利潤表現同樣波動較大,2021年和2023年分別出現35.14%和7.31%的下滑,而2022年和2024年則實現80.74%和64.3%的增長。這種波動反映了飼料行業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
當前,國內飼料市場已從單一產品競爭轉向多維度競爭,包括種苗動保、產品力和養殖技術服務能力等。海大集團的核心業務飼料在2025年上半年占營收比重達80.13%,公司設定了短期目標:2025年外銷增量超過300萬噸;中期目標:2030年總銷量達到5150萬噸。為實現這些目標,拓展海外市場成為必然選擇。
在發布三季報的同時,海大集團披露了分拆海大控股赴港上市的計劃。海大控股成立于2025年9月,未來將聚焦亞洲(不含東亞)、非洲和拉丁美洲市場,獨立開展飼料、種苗和動保業務。公司表示,此次分拆旨在進一步深耕這些區域市場,推動相關業務發展。盡管分拆的業務并非全新領域,但通過獨立運作,海大集團希望提升海外市場的運營效率。
從海外市場表現來看,海大集團已取得一定進展。2025年中報顯示,海外地區飼料外銷量同比增長約40%,毛利率達15.08%,高于國內其他地區。公司認為,東南亞、非洲和南美洲等已布局區域及其周邊國家的飼料市場容量,足以支撐海外中期目標(720萬噸)。
然而,海外市場并非一片藍海。新希望作為中國飼料企業出海的先行者,自1999年進入越南以來,已在印尼、越南、埃及等15個國家和地區建立產業鏈,2024年國外收入達200.3億元,占營收比重19.44%。粵海飼料則于2023年進軍越南市場,2024年海外收入為3606萬元,占比0.61%。隨著越來越多企業布局東南亞,該地區的競爭將愈發激烈。
對于海大集團而言,海外市場的拓展不僅需要產品競爭力,更考驗跨國管理能力。不同國家的產能獲取難度和運營效率存在差異,如何在這些市場建立競爭優勢,將是公司管理層面臨的重要課題。隨著分拆上市計劃的推進,海大集團的海外業務能否成為新的增長引擎,值得市場持續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