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駕駛技術正加速走進高校課堂,助力產學研深度融合。近日,百度Apollo自動駕駛汽車陸續駛入國內多所頂尖高校,為科研教育、人才培養與產業協同注入新動能。其中,復旦大學與同濟大學成為重點合作對象,雙方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創新實踐引發關注。
在第三十二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期間,一場聚焦車輛工程創新的產研論壇成為焦點。論壇上,百度Apollo向同濟大學交通學院捐贈10輛L4級前裝量產自動駕駛車輛,這些車輛將直接服務于第三屆OnSite自動駕駛算法挑戰賽。作為國內自動駕駛領域權威賽事,該挑戰賽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與中國汽車工程學會聯合指導,同濟大學與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共同主辦,今年已是第三屆舉辦。
復旦大學同樣迎來重要時刻。恰逢建校120周年與計算機系建系50周年之際,百度Apollo向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捐贈L4級自動駕駛車輛,并配套提供完整的自動駕駛技術套件。學院可基于Apollo開放平臺自主搭建教學系統,為師生開展前沿研究提供實踐載體。這一合作模式被視為推動高校自動駕駛教育從理論向實踐跨越的關鍵一步。
據了解,百度Apollo的捐贈版圖已覆蓋全國多所高校及科研機構。除復旦、同濟外,武漢大學、湘江實驗室、北京工商大學、浙江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均已引入其自動駕駛車輛。這些車輛不僅用于教學研究,更成為連接學術界與產業界的橋梁,助力技術成果快速轉化。
業內人士指出,高校與企業的深度合作正重塑自動駕駛人才培養模式。通過引入量產級硬件平臺與開放技術生態,學生得以在真實場景中驗證算法,企業也能從校園創新中獲取技術靈感。這種雙向賦能的機制,或將成為推動中國自動駕駛產業突破的重要路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