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臺北科技盛宴上,鎂光燈聚焦在臺積電董事長魏哲家等產業巨頭身上,但媒體鏡頭卻意外捕捉到第三排一位陌生面孔——這位來自大陸的企業家,正是勝宏科技董事長陳濤。當晚,他作為英偉達AI供應鏈核心伙伴中唯一的大陸代表,與黃仁勛等科技領袖共進晚餐。這場私宴背后,藏著中國PCB產業崛起的密碼。
全球AI算力競賽中,勝宏科技以七成市場份額壟斷英偉達AI服務器PCB供應。這種被譽為"電子器官骨骼"的印刷電路板,承載著連接芯片與元件的核心功能。當行業普遍停留在單層板時,勝宏已突破20層HDI技術瓶頸,實現6階24層到10階30層的跨越。更關鍵的是,其量產穩定性達到98.5%的全球頂尖水平,讓競爭對手望塵莫及。
陳濤的創業軌跡充滿戲劇性。1995年,這位新疆喀什二輕局的退伍軍人,在廣東出差時被改革開放的熱潮震撼。毅然辭去"鐵飯碗"南下,他從臺資廠銷售員做起,兩個月拿下200萬訂單。2003年創立勝華電子時,面對外資壟斷高端市場的困局,他選擇最艱難的路徑——拆解進口電路板學習工藝,在深圳、惠州實驗室反復試驗埋孔技術,甚至抵押全部身家建設智慧工廠。
2017年的戰略轉折點,展現出陳濤的遠見與魄力。當行業在增產減產間搖擺時,他逆勢投入十幾億擴建高端產線,提前布局新能源汽車和AI領域。2019年成立HDI事業部時,多數同行還在觀望,勝宏已實現24層板穩定量產。這種"賭未來"的決策,源于對PCB行業本質的深刻認知:既要保持制造業的規模優勢,又要具備科技行業的迭代速度。
軍事化管理風格貫穿勝宏發展史。2017年新廠建設期間,陳濤要求設計、樁基、鋼結構同步推進,工地24小時輪班作業。他親自佩戴安全帽巡查,發現螺絲松動立即處罰。這種"45天完成常規90天工程"的速度,配合半導體級自動化產線,構建起難以復制的量產壁壘。內部考核以良率為核心,質量紅線甚至高于產量指標。
從甘肅隴南走出的退伍兵,用三十年時間完成驚人蛻變。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他逆勢學習日語跟進日本產線;2006年創辦勝宏時,在強敵環伺中押注高端工藝;2017年再次豪賭AI賽道。這種"說干就干"的執行力,源自部隊磨煉的意志——每天晨跑一小時、午間拉伸半小時的自律,與"錯了再糾錯"的決斷力形成完美閉環。
資本市場用真金白銀驗證著勝宏的價值。2025年上半年,公司營收突破90億,凈利潤達21億,股價飆升750%至355元,總市值超2300億。陳濤夫婦身價從130億躍升至700億的造富神話背后,是中國PCB產業從跟隨到引領的質變。當媒體將陳濤比作"PCB界任正非"時,他更強調部隊生涯賦予的闖關精神。
這場產業變革中,勝宏的崛起絕非偶然。從拆解學習到自主創新,從單層板到30層HDI,從區域小廠到全球核心供應商,每步跨越都凝聚著技術賭注與管理智慧的結合。當黃仁勛稱陳濤為"中國搭子"時,不僅是對個人能力的認可,更是對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型的注腳。在AI算力決定未來的時代,這位53歲的企業家仍在生產線前線督戰,用軍人般的紀律性應對著技術迭代的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