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學技術獎勵大會暨高等級獎項技術分享會在重慶圓滿落幕。本次大會經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科技獎勵工作委員會八屆七次會議審議,共授予科技進步獎特等獎4項、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0項、技術發明獎二等獎6項、科技進步獎二等獎17項、科技進步獎三等獎51項,同時表彰科學技術成就獎獲得者4人、青年科技獎獲得者6人,并頒發創新團隊獎(零部件)1個。

本年度獲獎項目聚焦智能網聯、動力電池、電動底盤、混合動力及智能制造等核心領域,涌現出一批具有行業引領性的創新成果。這些成果不僅體現了我國汽車產業自主創新能力的持續提升,更標志著產業進入轉型升級與全面重塑的關鍵階段。科技獎勵機制通過引導前瞻性、基礎性研究,激勵行業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瓶頸,推動顛覆性技術在汽車領域的創新應用,為實現更多“從0到1”的突破提供動力。
創新團隊獎(零部件)由孔輝科技乘用車智能懸架系統團隊摘得。該團隊深耕智能底盤領域十余年,承襲郭院士“為民族汽車科技騰飛不懈努力”的精神,成功實現乘用車空氣懸架系統及雙腔空簧的國內首發,并自主研發閉式系統閥泵、主動穩定桿、電控減振器和線控主動懸架等核心技術。其成果打破了國外巨頭在高端電控懸架領域長達數十年的技術壟斷,推動中國汽車產業鏈在底盤核心系統上實現從“技術依賴”到“自主可控”的跨越,為民族汽車工業智能化轉型提供關鍵技術支撐。
大會期間,高等級獎項技術分享會成為焦點。分享環節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監事長李開國主持,浙江孔輝汽車科技董事長郭川、中國汽研信息智能事業部副總經理雷劍梅、長城汽車動力首席科學家陳曉峰、清華大學張俊智教授、長安汽車劉斌副總經理等嘉賓,圍繞智能懸架、智能測試、混合動力等前沿方向,分享了技術攻關與成果轉化的創新實踐。李開國表示,這些分享集中展現了汽車科技工作者的堅守與突破精神,為行業提供了寶貴經驗與創新啟示。

頒獎環節中,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張進華、名譽理事長李駿院士等領導分別為特等獎、一等獎項目代表頒獎;管欣、余卓平、廉玉波、趙祥模等副理事長分別為二等獎、三等獎項目代表頒獎;張曉宇、楊彥鼎等科技獎勵工作委員會成員與三等獎代表合影;趙福全、陳龍等副理事長分別為青年科技獎、科學技術成就獎獲得者頒獎。系列活動全面展現了我國汽車產業在科技創新領域的深厚積累與蓬勃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