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圍繞3D打印模型版權的法律糾紛,正在重塑全球消費級3D打印市場的競爭格局。拓竹科技旗下全球最大3D模型社區MakerWorld近日宣布,已對創想三維(Creality Cloud)、愛樂酷(Nexprint)、縱維立方(MakerOnline)等平臺提起訴訟,指控其存在大規模模型侵權行為,包括批量搬運獨家模型、偽造原作者賬號及將禁止商用模型用于商業廣告等。
這場糾紛的爆發恰逢3D打印技術加速向大眾市場滲透的關鍵期。傳統工業級設備因高昂價格和復雜操作長期局限于專業領域,而消費級市場此前也主要依賴開源固件和DIY組裝。2022年拓竹科技推出的X1系列打印機,通過提升打印速度、簡化操作流程和集成化設計,被業界視為3D打印領域的"iPhone時刻"。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3D打印機出口量同比增長近90%,其中拓竹產品入選《時代》雜志年度最佳發明。
作為拓竹生態的核心,MakerWorld社區上線兩年即聚集近千萬用戶,模型庫超百萬個,月活用戶規模居全球首位。該平臺通過"模型-切片-打印"的無縫銜接,將3D打印從專業工具轉變為普通消費者可輕松使用的技術。據內部人士透露,拓竹每年投入數億元激勵創作者,頭部創作者年收入可達50萬元以上。
侵權問題隨著平臺壯大日益凸顯。MakerWorld公開的證據顯示,部分平臺通過復制創作者頭像簡介、篡改模型文件參數等方式規避原創檢測,甚至將標注"禁止商用"的模型用于廣告引流。這種"數字盜版"模式與早期音樂視頻平臺的盜鏈行為如出一轍,盡管法務團隊兩年內處理了4000余起侵權案例,但問題仍未得到有效遏制。
被起訴方中,正在申請港股IPO的創想三維處境尤為微妙。其招股書顯示,2024年公司營收雖達22.88億元,但凈利潤同比下滑31.23%,凈利率從6.83%降至3.87%,市場份額也被拓竹反超。若生態中存在系統性侵權,其"增長故事"將面臨監管層和投資者的雙重質疑。
這場訴訟背后,折射出3D打印行業從硬件競爭向生態競爭的深層轉變。過去十年,行業標準長期由美國Thingiverse和歐洲Printables主導,MakerWorld的崛起首次將中國標準推向全球。該平臺用戶留存率達90%,遠超行業平均水平,其"軟硬一體化"生態被視為核心壁壘。
為強化版權保護,MakerWorld正在開發新一代識別系統,測試版預計年內上線。與此同時,拓竹在深圳開設的全球首家旗艦店,通過28臺打印機組成的互動裝置和3D打印沙盤,向消費者直觀展示技術魅力。這種將硬件、軟件、內容深度整合的模式,正在重新定義消費級3D打印的用戶體驗。
全球3D打印市場正以年均18%的速度增長,預計2030年規模將突破1150億美元。中國企業在設備制造端已占據全球90%的出貨量,但隨著技術向消費級滲透,競爭焦點正從硬件參數轉向生態服務。拓竹通過布局打印工具、模型社區和AI生成模型,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閉環系統,這種轉型或代表中國制造向價值鏈高端攀升的新路徑。
當行業從"工程師時代"邁入"消費者時代",用戶決策邏輯已發生根本變化。普通消費者不再關注打印速度等技術指標,而是更看重模型資源的豐富度和獲取便利性。這要求企業必須從單純的產品供應商,轉型為能夠持續提供優質內容的平臺服務商。拓竹的維權行動,本質上是在為這種轉型爭取規則制定權。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3D打印產值達423億元,設備產量同比增長43%。但要在千億級市場中保持領先,中國企業必須擺脫價格戰和侵權式競爭,轉而通過生態創新建立可持續優勢。只有保護原創者的合理收益,才能維持生態系統的健康發展;只有確立公認的行業標準,中國企業才能真正從設備制造商升級為規則制定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