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天貓雙11發布會的圓桌討論環節,主持人易立競拋出了一個直擊要害的問題:雙11大促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這一疑問背后,折射出雙11進入第17個年頭后,商家、消費者及消費市場整體參與熱情的微妙變化。相較于早期“全民狂歡”的盛況,如今的雙11在消費成熟度提升、電商平臺大促常態化的背景下,正經歷著從“流量驅動”到“深度經營”的轉型。
李寧集團副總裁馮曄作為商家代表,給出了肯定答案。他認為,雙11作為消費品領域的年度盛事,不僅承載著消費者長期形成的購物習慣,更通過持續創新體驗和商品服務,推動著消費生態的升級。這種觀點或許解釋了天貓為何敢于將此類尖銳問題公開討論——作為雙11的發起者與主導者,天貓深知其價值已從單純的“促銷節點”演變為“消費體驗與商業創新的試驗場”。
天貓總裁家洛在分享中指出,過去雙11的核心是“流量洪流”與“優惠驅動”,但如今消費成熟度、平臺多元化及供給豐富性已達到新高度。在此背景下,細分經營、技術能力與產品升級成為關鍵。今年雙11,天貓試圖通過AI技術、線上線下融合及全場景消費,重新定義這一節日的內涵,將其從傳統電商大促升級為覆蓋“吃喝玩樂購”的全民消費節。
為實現這一目標,天貓明確了三重新定位:首個AI全面落地的雙11、首個大消費時代的雙11、首個淘寶閃購深度參與的雙11。其中,AI技術的廣泛應用成為最大亮點。與京東等平臺側重B端AI工具不同,天貓將AI導購應用直接推向C端,推出包括AI萬能搜、AI Summary、拍立淘、AI幫我挑、AI試衣、AI清單在內的6款產品,部分消費券也由AI“智惠引擎”精準發放。試點數據顯示,AI發券的轉化率較傳統方式提升15%,AI搜索則通過20億商品庫的智能梳理,將復雜語義下的搜索相關性提高20%。
阿里巴巴中國電商事業群搜推智能總裁凱夫將此稱為“AI重構淘寶”。他透露,團隊通過提高流量匹配效率、為商家降本增效及打造AI導購產品,試圖解決消費痛點。例如,AI推薦使信息流點擊量提升10%,AI廣告則讓商家投放ROI提高超12%。這些數據表明,AI正從“降本增效”的工具,演變為重塑消費路徑的核心驅動力。
另一張明牌是淘寶閃購與天貓的深度協同。阿里巴巴中國電商事業群淘寶平臺總裁處端表示,今年雙11將重點解決品牌接入閃購的供給問題,通過“千萬免單”“88VIP五折外賣”“淘金幣返現”等玩法,激活近場消費場景。目前,已有37000個品牌、40萬家門店接入閃購,覆蓋蘋果、華為等頭部品牌。處端認為,商家當前面臨三大“超級紅利”:淘寶閃購提供“超級增量”,淘寶大會員作為“超級樞紐”覆蓋10億人生活場景,88VIP會員則以5300萬用戶規模貢獻頭部品牌55%以上生意,成為“超級引擎”。
數據進一步驗證了這一戰略的成效。淘寶閃購業務上線不到4個月,已吸引3億月度交易用戶,帶動手淘8月DAU同比增長20%。雙11首日,全國270個城市夜宵訂單量同比增長超200%,超市便利類訂單增長670%,飲品、烘焙等品類實現2倍增長。添可CEO冷泠在圓桌環節提到,接入閃購后,品牌不僅解決了“最后一公里”配送問題,更通過服務延展提升了用戶粘性。
在這場轉型中,一張未被高調宣傳的“暗牌”逐漸浮現——“一個淘寶”戰略。今年以來,阿里加速整合資源,將餓了么、飛豬等業務納入中國電商事業群,為遠中近場電商融合積蓄能量。處端解釋,淘寶大會員體系背后是阿里大消費平臺的戰略,通過吃喝玩樂購、遠近場及線上線下的結合,構建完整服務體系。而AI與淘寶閃購的協同,正將雙11帶入全新階段。
家洛總結道,雙11的驅動力已從流量與優惠轉向AI技術與用戶深度經營能力。這一變革不僅回應了雙11是否必要的質疑,更標志著阿里大消費平臺戰略的首個雙11戰役正式打響。在消費邊界被重塑的當下,天貓的選擇或許預示著電商行業的新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