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17系列手機于近日正式發售,首銷成績引發市場關注。據官方數據,該系列開售僅5分鐘便刷新2025年國產手機全價位段新機系列首銷全天銷量及銷售額紀錄,其中小米17 Pro Max單款機型表現尤為突出,銷量占比超50%,成為年度現象級產品。
此次系列中,“妙享背屏”功能成為爭議焦點。盡管背屏設計并非行業首創,但小米17 Pro系列通過尺寸優化與功能創新,賦予其差異化競爭力。官方介紹顯示,該背屏支持自拍、信息查看等基礎功能,并引入全天候顯示技術,用戶無需點亮屏幕即可獲取時間、通知等信息。
用戶反饋顯示,背屏的實用性存在兩極分化。支持者認為,其高辨識度設計強化了品牌認知,后置主攝調用功能顯著提升自拍畫質,尤其在多人合影場景中表現突出。背屏的趣味性玩法如萌寵互動、AI動態壁紙等,滿足了個性化需求。例如,用戶點擊熊貓胖達等萌寵形象可觸發不同動畫,甚至實現行為聯動——當用戶比心時,屏幕中的熊貓也會同步回應。
游戲功能是背屏的另一大亮點。通過NFC配對或藍牙連接的游戲手柄手機殼,用戶可體驗掌機模式,暢玩憤怒的小鳥、消滅戰機等官方游戲,或激活第三方模擬器運行經典作品。機械按鍵與7天續航設計,進一步強化了沉浸感。
然而,批評聲音同樣強烈。部分用戶指出,背屏的便利貼功能需雙擊并滑動調出,操作繁瑣;動態通知因微信等軟件推送不全,且手機正面朝上放置時難以查看;復古游戲需額外購買299元手機殼,性價比存疑。更關鍵的是,多數功能可通過正面屏幕完成,背屏反而增加了使用步驟——例如查看信息需刻意扣放手機,再翻轉解鎖。
生態適配問題進一步限制了背屏的潛力。目前,第三方應用對異形屏的支持不足,導致重要通知推送缺失。有觀點認為,背屏目前僅提供短期新鮮感,缺乏長期實用價值;但也有用戶將其玩出創意,例如通過AI動態壁紙將寵物照片轉化為動畫,或利用萌寵互動功能制作趣味內容。
行業分析指出,異形背屏的普及依賴第三方生態的持續投入。若長期缺乏軟件適配,其功能拓展將受到制約,難以成為未來手機標配。這場關于背屏價值的討論,正折射出消費者對手機形態創新的復雜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