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日本瑞穗證券最新發布的行業分析報告,蘋果公司正對其iPhone 17系列產品線進行重大生產調整。受市場反饋影響,該公司決定將超薄機型iPhone Air的年度產量削減約100萬臺,同時將資源向其他暢銷機型傾斜。這一決策源于該機型未能達到預期的市場滲透率,盡管整個iPhone 17系列仍保持著強勁的銷售勢頭。
數據顯示,iPhone 17系列整體表現超出預期。標準版數字系列產品的市場接受度顯著提升,銷量較前代產品實現明顯增長。高端陣營中的Pro與Pro Max機型同樣表現亮眼,需求量呈現同比上漲趨勢。基于這些積極信號,蘋果已將2026年初的系列出貨目標從原先的8800萬臺上調至9400萬臺,顯示出對市場需求的持續信心。
值得注意的是,iPhone Air的市場困境并非個案。這款被寄予厚望的"超薄高端"機型,在推出后未能獲得消費者的廣泛認可。行業觀察指出,當前消費者對超薄設計的支付意愿有限,這類創新產品仍需更長時間培育市場。作為直接競爭對手,三星Galaxy S25 Edge同樣面臨銷售壓力,近期有消息稱該公司已取消后續Edge系列開發計劃,轉而回歸更傳統的S26+機型設計。
市場分析師認為,這種生產策略的調整反映了消費電子行業的現實挑戰。當創新設計未能與主流需求形成共振時,企業往往需要快速修正產品組合。蘋果此次將產能轉向更受市場歡迎的機型,既是對當前銷售數據的回應,也為后續產品迭代預留了調整空間。這種動態優化機制,正是科技巨頭保持競爭力的關鍵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