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技領域知名博主數碼閑聊站透露,蘋果公司正在對iPhone Air第二代進行常規測試工作。不過,有網絡傳言稱該產品的發布時間可能有所變動,這一說法存在一定可能性,畢竟其初代產品市場表現欠佳,國內上市12天后激活量僅10萬余臺,與蘋果內部預期存在較大差距。
此前,瑞穗證券發布的市場報告顯示,由于iPhone Air市場反響未達預期,蘋果已決定削減該機型約100萬臺的生產計劃。摩根士丹利在相關分析中也指出,盡管iPhone 17系列整體銷量超出預期,但iPhone Air的需求表現明顯疲軟。
市場分析認為,iPhone Air為追求極致輕薄設計,在硬件配置上做出了較大妥協。例如,該機型僅配備單顆4800萬像素主攝像頭,取消了超廣角和長焦鏡頭,而其起售價卻高達7999元。這種配置與價格的失衡,被認為是導致其市場遇冷的重要原因。
受iPhone Air市場表現影響,國內前五大手機廠商中,目前僅有一家仍在推進超輕薄旗艦機型的研發,且將產品定位為小屏輕薄設計。該機型原計劃于2026年第一季度發布,但能否如期推出仍存在不確定性。
業內專家指出,當前智能手機市場面臨一個關鍵挑戰:如何在保證產品性能、控制售價的同時,實現輕薄化的設計目標。這一平衡點的把握,將成為各廠商產品競爭的核心要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