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新發布的《2025胡潤女企業家榜》中,領益智造創始人曾芳勤以695億元身家強勢登榜,位列第六,成為前十名中備受矚目的新面孔。與上一年度相比,其財富增長315億元,漲幅超八成。在同期公布的《2025胡潤百富榜》中,她的排名也大幅躍升45個位次,躋身第71名。
支撐曾芳勤財富攀升的核心動力,來自領益智造2025年交出的亮眼成績單。公司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已超去年全年,同期營收達375.9億元,同比增長近兩成。在資本市場,截至11月11日收盤,領益智造股價較年初上漲超七成,市值突破千億元大關。
從消費電子巨頭到多領域布局者,領益智造的轉型路徑清晰可見。自切入“果鏈”后,公司未滿足于單一賽道,而是將觸角延伸至光伏、新能源汽車領域,并加速布局機器人、服務器等AI終端產業。今年以來,公司通過投資江蘇科達、浙江向隆、鉑科電子等企業,持續強化產業鏈整合能力。
財報顯示,領益智造第三季度營收139.65億元,同比增長12.91%;歸母凈利潤10.12億元,同比增長39.28%。前三季度營收375.9億元,歸母凈利潤19.41億元,均創歷史新高。公司業務結構中,AI終端業務占比達88.32%,上半年收入208.65億元,同比增長17.26%;汽車及低空經濟業務收入11.83億元,同比增長38.41%;清潔能源業務收入13.82億元,同比暴漲247.58%。
在AI終端領域,領益智造已形成四大賽道布局。機器人業務方面,公司與北京人形機器人創新中心、智元機器人等機構達成合作,并獲得海內外客戶硬件訂單;AI眼鏡業務聚焦AR、VR等智能穿戴設備核心組件研發;折疊屏業務覆蓋不銹鋼、鈦合金等材質支撐件及轉軸模組;服務器業務通過整合熱管與均溫板技術,成為AMD核心供應商。
為鞏固AI領域優勢,領益智造今年頻繁出手。8月,公司通過發行可轉債及支付現金,收購江蘇科達66.46%股權,布局汽車飾件總成市場;10月,全資子公司領益科技以24.04億元收購浙江向隆96.15%股權,拓展等速驅動軸、傳動軸等汽車零部件業務。浙江向隆客戶覆蓋大眾、豐田、比亞迪等新能源及燃油車廠商,以及龐巴迪等全球全地形車品牌。
方正證券研報指出,領益智造的收購戰略具有雙重價值:一方面完善汽車產業鏈布局,從動力電池結構件擴展至飾件、傳動系統等核心領域;另一方面實現技術復用,汽車零部件與機器人零部件在供應鏈上形成協同效應。公司已形成“新能源汽車+機器人”雙重優勢,全鏈條布局雛形顯現。
在機器人領域,領益智造透露已積累伺服電機、減速器等核心技術,形成具身機器人硬件產品矩陣,并與多家頭部企業簽訂戰略合作。公司對機器人業務的定位涵蓋核心零部件研發、硬件服務及工業應用場景開發。據IDC預測,到2029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4000億美元,中國市場占比近半,復合增長率近15%。
領益智造通過入股鉑科電子,在AI算力能源系統領域展開協同。雙方成立合資公司湖南賽鉑電子,聚焦AI服務器電源、儲能電源等高功率產品研發。鉑科電子在制造工藝與全球交付能力上的優勢,與領益智造的硬件基礎形成互補。
領益智造的轉型軌跡,與其創始人曾芳勤的經歷密不可分。1965年生于深圳的她,早年放棄國企副總職位赴美留學,取得休斯頓大學跨國管理碩士學位后,在硅谷積累第一桶金。回國后,她擔任美時精密中國區總經理,進入精密件行業。2006年,曾芳勤創立領勝電子科技,通過差異化競爭策略,以成本優勢切入蘋果供應鏈。
面對蘋果嚴苛的供應鏈要求,曾芳勤帶領團隊通過設備自制、原材料優化等措施,將整體成本降低至少20個百分點。2009年,公司成功接入“果鏈”,隨后拓展至國產手機品牌。2018年,領益智造通過反向收購江粉磁材登陸A股,盡管上市首年因原殼公司事件虧損6.8億元,但在管理團隊帶領下迅速扭虧為盈。
曾芳勤曾表示,領益智造追求高質量發展,目標客戶為全球領先企業。如今,站在AI風口上,公司已形成多賽道協同布局,市值突破千億元。其能否在機器人、AI眼鏡等新興領域持續領跑,市場正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