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深兩市今日呈現震蕩調整態勢,全天成交額達2.58萬億元,較前一交易日增加2215億元。截至收盤,滬指下跌0.62%,深成指跌幅達2.54%,創業板指更是下跌3.99%。在板塊表現方面,算力領域出現明顯回調,海外算力與國產算力均受到波及。其中,半導體設備ETF(159516)跌幅高達6.81%,通信ETF(515880)也下跌了6.23%。
當前,全球AI浪潮正以迅猛之勢發展,其加速態勢顯著,尚未出現任何阻礙因素。從AI基礎設施建設來看,資金投入模式正發生轉變,由原先依賴自有現金流轉向融資投入,這使得算力資源的爭奪愈發激烈。以OpenAI為例,其在9月10日與甲骨文簽署合同,計劃在未來五年內購買價值3000億美元的算力服務。9月22日,OpenAI又與英偉達達成合作意向,英偉達有意投資至多1000億美元,助力其數據中心及相關基礎設施建設,雙方合作將部署至少10吉瓦的英偉達系統。10月6日,AMD也與OpenAI達成6吉瓦算力協議,并發行了認股權證。從OpenAI的布局可以看出,算力供應缺口較大,因此其與英偉達、AMD、甲骨文、博通等多家廠商展開深度合作,成為涵蓋基礎算力芯片、模型、云計算、應用等全領域的廠商。這種從自由現金流轉向融資投入的建設模式,為AI基礎設施建設開辟了更廣闊的空間。
在基礎模型方面,進化速度令人矚目,多模態發展遠超預期。當地時間9月30日,OpenAI推出的Sora2堪稱AI視頻領域的重大突破。如果說初代Sora是AI視頻的GPT-1時刻,那么Sora2則相當于GPT-3.5。它能夠完成以往視頻生成模型難以完成,甚至在某些情況下完全無法完成的任務,如精確模擬奧林匹克運動員的身體動作、槳板上的浮力和剛度動態后空翻等。由于圖像和視頻數據量龐大,推理端需求迅速增長,可能推動相關芯片需求加速。更重要的是,多模態模型的快速發展促使更多算力密集型場景落地,訓練與推理相互促進,基礎設施投入與業績高增長之間的AI閉環愈發穩固。
2025灣區半導體產業生態博覽會將于10月15日至17日在深圳會展中心(福田)盛大舉行。此次展會旨在落實深圳“20+8”產業“一集群、一展會”的決策部署,由中國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指導,深圳市半導體與集成電路產業聯盟(深芯盟SICA)、深圳市重大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主辦。展會將充分利用深圳及大灣區的廣闊應用市場,以及深重投主導的重大產業項目集群等優質資源,聚焦半導體晶圓制造裝備、零部件、材料、先進封裝、IC設計、第三代半導體等重點領域。
近期,中美博弈有所升級,但關稅風險總體處于可控范圍。從對通信行業的影響來看,關稅對光模塊、PCB環節的影響有限,通信ETF基本面依然穩健。一方面,A股核心廠商在光模塊、PCB環節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可替代性較弱,即便面臨關稅加征,也能較好地轉嫁成本。另一方面,近年來相關企業紛紛在東南亞布局,許多產品可通過東南亞國家出口,具備一定的關稅抵御能力。
在當前形勢下,國產替代邏輯的確定性進一步增強,半導體設備ETF等產品值得投資者關注。從近期事件可以看出,全球國際形勢日益復雜,大國博弈不斷加劇。AI作為全球大國的戰略方向,我國發展國產算力至關重要。預計國產算力的滲透率將在中期達到較高水平,半導體產業鏈成長動能強勁。
從基本面來看,AI發展持續加速,無論是國內還是海外,算力市場空間進一步擴大,發展節奏愈發緊湊。近期,外部擾動因素導致市場情緒相對低迷,算力相關產品出現一定回調,但這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低位布局的機會。在配置方面,建議同時關注北美算力和國產算力。
在北美算力領域,通信ETF(515880)表現突出,其中光模塊含量近50%,服務器權重也接近22%,能夠較好地反映海外算力的基本面。估值方面,截至10月14日,其PETTM為56.38x,處于上市以來84.54%的分位。考慮到AI的驅動力遠超上一波5G建設潮,理論上其估值仍有較大上修空間。
在國產算力方面,存儲擴產、先進制程擴產等舉措增厚了半導體設備需求,AI為國產設備帶來了新的估值邏輯。從估值角度分析,截至10月14日,半導體設備ETF標的指數PETTM為92.42x,位于上市以來75.86%的分位,估值相對較低。
風險提示:本速評力求內容客觀、公正,但對信息的準確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證。文中的觀點、結論和建議僅供參考,不代表任何投資建議或承諾。行業或板塊短期漲跌幅僅作為市場行情分析的輔助材料,不構成投資建議。文中涉及個股僅用于說明行業表現,并非個股推薦。
我國基金運作時間較短,無法全面反映股市發展的所有階段。基金管理人承諾以誠實信用、勤勉盡責的原則管理和運用基金資產,但不保證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證最低收益。基金的過往業績及其凈值高低不能預示其未來業績表現。基金管理人提醒投資人,基金投資遵循“買者自負”原則,投資決策后的基金運營狀況與凈值變化引發的投資風險,由投資人自行承擔。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購買時應選擇與自身風險識別能力和承受能力相匹配的基金。
投資人應充分了解基金定期定額投資與零存整取等儲蓄方式的區別。定期定額投資是一種引導投資人進行長期投資、平均投資成本的簡單方式,但它不能規避基金投資的風險,不能保證投資人獲得收益,也不是替代儲蓄的等效理財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