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驍龍峰會·中國”日前在北京落下帷幕。作為高通進入中國市場的第三十個年頭,這場以“攜手三十年,共啟智能未來新篇”為主題的盛會,不僅回顧了高通與中國產業共同成長的歷程,更發布了面向未來的戰略布局。高通中國區董事長孟樸在演講中透露,公司將啟動“AI加速計劃”,聯合中國合作伙伴推動邊緣AI技術在多領域的深度應用。
從1995年合作參與中國CDMA網絡測試,到2001年設立北京CDMA中心支持中國聯通建網,再到4G/5G時代聯合中國手機廠商發起“5G領航計劃”,高通與中國產業的合作始終緊跟技術變革的步伐。孟樸指出,中國已從3G時代的追趕者,成長為5G時代的引領者。2012年“驍龍”中文品牌發布,2025年新增“高通躍龍”品牌聚焦工業物聯網,雙品牌戰略覆蓋了消費與行業兩大市場。
數據印證了中國市場對高通的重要性。2024財年,高通全球營收達389.62億美元,其中中國市場貢獻178.26億美元,占比46%。手機領域,小米以超39億美元的采購額成為高通全球最大客戶,OPPO與vivo合計貢獻約30億美元;汽車領域,中國車企為高通汽車芯片業務貢獻超60%營收,近三年支持210多款中國智能車型發布,智能座艙芯片市場占有率超80%。
峰會上,高通聯合中國三大運營商、小米、OPPO、vivo、中興、榮耀等企業啟動“AI加速計劃”。該計劃圍繞個人AI、物理AI、工業AI三大方向,通過芯片技術賦能、軟件工具鏈開放和應用場景共創,推動邊緣AI規模化落地。例如,基于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的“個性化智能體”將率先應用于國產旗艦手機,提供跨應用定制化服務;物理AI領域,高通與宇樹科技等企業探索機器人端側AI方案,解決設備功耗與空間限制;工業AI領域,依托“高通躍龍”平臺打造的物聯網邊緣網關,已在智能制造、智慧醫療等場景積累150多個應用案例。
孟樸特別提到,中國完善的終端制造能力和豐富的應用場景,為AI技術落地提供了獨特優勢。“高通將開放底層技術接口,讓所有AI模型都能在驍龍平臺‘即插即用’,與合作伙伴共同開拓市場。”他透露,最新案例集將于近期發布,涵蓋十大行業的創新實踐。
面向未來,高通將機器人與智能眼鏡(含AR/VR/AI眼鏡)視為下一個“手機級”市場。孟樸預測,十年內這兩大領域的市場規模有望超越智能手機。目前,高通已與宇樹科技合作,將手機芯片架構適配至機器人場景,目標將設備平均功耗控制在20-30瓦;XR領域,驍龍XR平臺支持的小米AI眼鏡、vivo Vision MR終端、阿里巴巴夸克AI眼鏡等產品已陸續上市,其中vivo Vision實現單眼4K分辨率,夸克AI眼鏡支持終端側支付寶交互。
在社會責任方面,高通持續投入教育與公益領域。截至2024財年,高通STEM項目已惠及超30萬名中國師生,“無線關愛”計劃落地20個子項目,覆蓋醫療、教育等領域,受益人群超150萬。孟樸表示:“‘植根中國、分享智慧、成就創新’是高通的長期理念,未來將繼續以‘AI+連接’為核心,與中國伙伴共創下一個三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