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具企業夢天家居正站在轉型的十字路口,通過籌劃重大資產收購與控制權變更,試圖實現從家居制造向高科技領域的跨越。這家以木門為核心產品的上市公司,近日因兩項關鍵舉措引發市場廣泛關注。
夢天家居自2021年登陸上交所主板以來,業績持續受房地產市場波動影響。數據顯示,2021年至2024年期間,公司營業收入從15.20億元下滑至11.17億元,凈利潤由1.83億元縮減至6126萬元。盡管2025年前三季度凈利潤同比增長37.60%,但木門年銷量仍從52.40萬樘降至39.86萬樘,暴露出傳統業務增長乏力的困境。
公司創始人余靜淵的創業歷程頗具代表性。1984年從浙江工業大學畢業后,這位慶元縣經委前副科長于1989年接任玻璃鋼廠廠長,期間發現木門市場的巨大潛力。1995年創立的浙江夢天木業,經過二十余年發展成為A股第二家專業木門上市公司。目前,余靜淵夫婦通過夢天控股及一致行動人持有公司74.54%股份,形成高度集中的股權結構。
此次轉型的核心是收購模擬芯片企業上海川土微電子。這家成立于2016年的科技公司,由浙江大學電路與系統專業博士陳東坡領銜創立。創始人兼具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15年教學經驗與衛星導航芯片研發背景,其核心團隊擁有超十年模擬射頻集成電路設計經驗。在工業控制、汽車電子等領域,川土微已積累超5000家合作客戶,產品應用于比亞迪、吉利等車企的供應鏈體系。
資本市場對川土微的追捧可見一斑。截至2023年8月,該公司已完成從天使輪到C++輪共9輪融資,投資方涵蓋元禾璞華、國投招商等機構,以及多家頭部車企。2024年3月,上海青浦區將其列為"獨角獸潛力企業",公司也在今年7月完成股份制改造。盡管當前估值未公開,但市場普遍認為其具備獨角獸企業特質。
夢天家居的收購方案顯示,公司將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方式獲取川土微控制權,同時募集配套資金。交易對方初步確定為陳東坡實控團隊及其他股東,但具體估值尚未明確。值得注意的是,實控人余靜淵同步籌劃的控制權轉讓事項,與此次資產重組并無互為前提的關系。
這場"蛇吞象"式的并購若能達成,市值約30億元的夢天家居將實現業務結構的根本性轉變。投資者在股吧熱議中普遍認為,傳統家居企業注入高科技基因,可能帶來估值體系的重構。不過,交易仍面臨多重挑戰:川土微股東結構復雜、估值談判難度大,且控制權變更與資產重組的協同效應存在不確定性。
作為轉型關鍵人物的陳東坡,其職業軌跡頗具技術創業者特征。從高校研究者到企業創始人,他帶領團隊在模擬芯片領域突破技術壁壘,試圖打造中國版德州儀器。而余靜淵家族的退出路徑選擇,則折射出傳統制造業面對行業周期時的戰略調整。這場跨界并購最終能否成功,將取決于交易條款設計、監管審批進度及市場對科技轉型的認可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