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科技行業迎來新一輪戰略調整,蘋果公司被曝出將研發重心從高端頭顯設備轉向智能眼鏡領域。據彭博社資深記者馬克·古爾曼在專欄中披露,蘋果已暫停輕量版頭顯開發項目,并調配核心團隊資源全力投入智能眼鏡研發,首款產品Apple Glass預計于2026年發布、2027年正式上市。

這場戰略轉向的背景是智能眼鏡市場的快速升溫。今年6月,小米在"人車家全生態發布會"上推出首款AI眼鏡,憑借創始人雷軍的親自帶貨和8萬臺的首月銷量引發行業震動。隨后阿里等科技巨頭相繼入局,IDC預測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將達1205萬臺,其中音頻類眼鏡增速超過100%。
與智能眼鏡市場的火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蘋果2024年初推出的Vision Pro頭顯設備遭遇冷遇。這款定價3500美元的混合現實設備因重量超600克、應用生態薄弱等問題,市場反響平平。就連蘋果CEO庫克也承認,該產品定位為嘗鮮型設備而非大眾消費品。數據顯示,同期meta智能眼鏡銷量突破200萬臺,是Vision Pro的4倍。
meta的成功案例為行業提供了參考。其第二代AI眼鏡重量控制在150克以內,續航達6-8小時,通過與Instagram、WhatsApp的深度整合,實現了第一視角視頻分享等創新功能。相比之下,Vision Pro因過度追求技術參數而忽視用戶體驗,在消費級市場陷入困境。
小米的先發優勢并未持續太久。第三方數據顯示,其AI眼鏡在抖音平臺的日銷量從峰值5000-7500臺驟降至100-250臺。銀河證券分析指出,成本、續航、生態和用戶習慣仍是制約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部分媒體報道顯示,小米AI眼鏡目前主要功能仍局限于拍照記錄,與運動相機等產品形成同質化競爭。

面對市場變化,蘋果采取漸進式調整策略。最新線索顯示,該公司將于10月通過新聞稿形式發布搭載M5芯片的新品,并對現有Vision Pro進行芯片升級等小幅改進。有消息稱,蘋果正嘗試將Vision Pro的營銷重點轉向企業客戶,同時加強Siri語音助手等AI能力的研發。
行業分析師指出,蘋果在應用生態方面具有獨特優勢。參照Apple Silicon的發布策略,蘋果可能為智能眼鏡預留充足時間進行生態建設。此前Vision Pro遭遇開發者冷落,YouTube、Spotify等平臺因設備售價過高而拒絕適配,這一教訓或將促使蘋果在智能眼鏡項目上采取更務實的生態構建策略。
值得關注的是,小米近期在智能手機領域取得突破。9月27日首銷的小米17系列創下國產手機全價位段銷售紀錄,首銷5分鐘即刷新行業數據。市場調研機構數據顯示,十一黃金周期間小米以21.2%的市場份額超越蘋果登頂中國手機市場。這種此消彼長的市場格局,為蘋果的智能眼鏡戰略增添了新的變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