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對英偉達的信心再度飆升。投資機構Cantor Fitzgerald宣布將該股目標價從240美元大幅上調至300美元,創下當前華爾街最高預期。這一調整意味著英偉達總市值有望突破7萬億美元,較當前4.68萬億美元的估值存在55%的潛在上漲空間。該機構重申英偉達為"首選投資標的",維持"增持"評級,強調其在全球AI算力基建浪潮中的核心地位。
近期英偉達股價持續刷新歷史紀錄,周四收盤上漲1.83%至192.57美元,年內累計漲幅達45%,遠超標普500和納斯達克100指數表現。公司市值長期穩居全球首位,當前約4.68萬億美元。驅動股價上揚的不僅是財務表現,更有戰略層面的重大突破:與老對手英特爾展開合作,同時宣布向OpenAI投資千億美元,共同建設規模超10吉瓦的超級AI數據中心。
Cantor分析師團隊指出,英偉達正通過"極致協同設計"戰略重塑AI基礎設施供應鏈。在與公司CEO黃仁勛、CFO Colette Kress的深度交流中,分析師獲悉英偉達通過年度技術迭代優化全棧解決方案,使客戶更傾向于部署Blackwell AI算力系統而非單純采購芯片。這種模式幫助英偉達在與ASIC芯片的競爭中保持成本優勢,預計兩者成本差距將穩定在15%左右。
財務預測方面,Cantor給出激進預期:2026年每股收益將達8美元,2027年升至11美元,均顯著高于市場普遍預期的6.26美元和7.37美元。支撐這一判斷的是AI應用端的爆發式增長,特別是推理需求帶來的算力集群緊缺。分析師透露,OpenAI等平臺毛利率維持在50%-70%區間,導致英偉達GPU訂單持續爆滿。
全球AI基礎設施投資浪潮呈現加速態勢。花旗、Loop Capital等機構認為當前2萬億至3萬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僅是開端,黃仁勛更預測2030年前相關支出將達3萬億至4萬億美元。近期DRAM和NAND存儲價格飆升,甲骨文4550億美元合同儲備,博通強勁財報等跡象,進一步強化了AI硬件領域的長期增長敘事。
生成式AI的商業化進程超出市場預期。Cantor數據顯示,谷歌Gemini應用的AI token使用量在兩個月內從480萬億次激增至980萬億次。全球大型推薦系統已全面轉向生成式架構,搜索、社交媒體、廣告推薦等領域完成技術遷移。分析師強調,僅傳統計算向生成式AI的轉型就將催生2萬億美元資本支出,當前市場遠未達到飽和狀態。
競爭格局方面,英偉達通過軟硬件全棧解決方案構建護城河。客戶對Blackwell系統的規模化部署需求,使其在AI算力市場保持領先地位。盡管ASIC芯片近期表現強勁,但英偉達通過優化供應鏈效率,成功將成本優勢轉化為市場壁壘。分析師指出,這種技術迭代節奏使競爭對手難以在短期內實現超越。
華爾街其他機構也紛紛上調目標價。Melius Research將預期從240美元提至275美元,美國銀行從220美元調至235美元,巴克萊從200美元升至240美元。相較之下,高盛210美元的目標價顯得較為保守。周四盤中,英偉達股價一度漲超3%至195.3美元,六個月內實現股價翻倍。
AI算力需求呈現指數級增長特征。基于時間的推理技術和多模態輸入(如Sora視頻生成)的爆發,導致過去12周出現需求拐點。客戶在全球范圍內搶購算力集群,推動每token利潤持續提升。Cantor團隊堅信,生成式AI的廣泛落地證明這不是泡沫,而是能帶來顯著投資回報的技術革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