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想集團近日宣布,對高端存儲企業Infinidat的收購正在穩步推進,預計將于年底前完成交割。此次交易規模可能達到十億美元級別,引發資本市場廣泛關注,聯想股價隨之持續走高。作為全球高端企業級存儲市場的重要參與者,Infinidat由存儲領域傳奇人物Moshe Yanai創立,其技術實力可與Dell EMC、HPE等巨頭比肩。
這筆交易標志著聯想自2014年收購IBM x86服務器和摩托羅拉移動業務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技術型并購。回顧聯想的發展歷程,這家從中關村起步的企業,通過一系列戰略性收購,將IBM的PC、服務器業務以及摩托羅拉手機等昔日巨頭的資產納入麾下,迅速成長為全球PC市場領導者,并躋身世界500強行列。然而,并購之路并非一帆風順,既有成功案例,也有需要深刻反思的教訓。
2005年,聯想以12.5億美元收購IBM全球PC業務,這場被外界視為"蛇吞象"的交易,成為聯想全球化進程的關鍵轉折點。當時,聯想年營業額約30億美元,而IBM PC業務年營收高達130億美元。通過此次收購,聯想不僅獲得了IBM遍布全球160多個國家的銷售網絡和客戶資源,還吸納了位于日本大和實驗室的深厚技術積累,以及"ThinkPad"這一高端商務品牌的使用權。整合過程中,聯想采取雙模式運營策略,在中國市場延續交易型模式,在海外成熟市場保留IBM的關系型模式,同時通過高層管理團隊的多元化和文化融合措施,成功化解了文化沖突。此次收購使聯想躍居全球第三大PC廠商,并最終在2013年登頂全球PC市場,至今保持領先地位。
然而,并購帶來的并非全是坦途。2014年,聯想以29.1億美元收購摩托羅拉移動業務,試圖復制PC領域的成功,卻在智能手機市場遭遇重大挫折。摩托羅拉雖擁有2000多項專利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但聯想在整合過程中面臨戰略搖擺、文化沖突和財務拖累等多重挑戰。品牌戰略的不統一導致市場策略混亂,中美企業文化差異引發管理摩擦,摩托羅拉的持續虧損更成為集團業績的沉重包袱。盡管如此,經過數年調整,聯想移動業務自2021年起逐漸找到生存之道,通過聚焦北美和拉美市場,與運營商深度綁定,推出高性價比機型,使Moto品牌在除中國以外的全球手機市場躋身前五,實現連續多個季度盈利。
同年,聯想還以21億美元收購IBM的x86服務器業務,標志著其向企業級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的重要一步。此次收購使聯想快速獲得市場份額和客戶基礎,補齊了技術與產品組合,實現了PC與服務器業務的協同效應。盡管整合過程中面臨供應鏈挑戰、盈利能力壓力和品牌切換難題,但聯想憑借此前整合IBM PC業務的經驗,成功縮短了磨合期。從戰略角度看,此次收購為聯想打開了通往企業級市場的通道,使其能夠提供從終端設備到云端基礎設施的完整解決方案,為后續向智能化解決方案服務商轉型奠定了基礎。
聯想的并購史,既是一部全球化擴張的奮斗史,也是一部不斷試錯與調整的成長史。并購模式為聯想帶來了技術、品牌、市場渠道和人才的快速積累,加速了其全球化進程,但同時也伴隨著整合風險、戰略資源分散和內生創新動力不足等問題。每一次大型并購都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管理精力、財務資源和注意力,可能導致對新技術趨勢和市場變化的反應遲鈍。
此次收購Infinidat,標志著聯想并購戰略進入新階段。與以往獲取市場份額和品牌的交易不同,此次收購聚焦于高端存儲領域的技術架構和專利組合,體現了聯想從"買市場、買品牌"向"買核心技術、補齊能力短板"的轉變。在AI時代,數據的高效存儲、管理和調用是發揮AI能力的關鍵瓶頸。通過此次收購,聯想旨在補全ISG業務中的高端存儲環節,打造"AI基礎設施"的全棧能力,為全球客戶提供一體化解決方案。
面對技術門檻極高、客戶要求嚴苛的高端存儲市場,聯想能否成功整合Infinidat的技術與團隊,將其轉化為未來增長的驅動力,仍需時間檢驗。但可以肯定的是,聯想已不再滿足于僅做全球整合者,而是希望在AI技術革命中掌握更多核心技術,成為基礎技術解決方案的提供者。這一戰略轉型,將決定聯想在未來科技競爭中的地位與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