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象征著奢華與私密的高端酒店,如今正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融入城市生活——在長沙湘江畔,寶格麗酒店的草坪上亮起了“星空夜市”的霓虹燈,精釀啤酒、燒烤串串與本地手作攤位吸引著游客駐足;鄭州希爾頓酒店的“戶外燒烤啤酒花園”座無虛席,北京王府井某五星級酒店門口支起了露天大排檔,上海外灘的高端酒店則紛紛推出“露臺小酒館”。這些場景顛覆了人們對五星級酒店的傳統認知:它們不再局限于大堂內的精致服務,而是走向街頭,用更親民的方式接觸消費者。
數據印證了高端酒店面臨的壓力。摩根士丹利報告顯示,2025年暑期首周,中國酒店行業每間可售房收入同比下降8%,入住率下滑5%。盡管數字看似溫和,卻反映出高端市場在傳統旅游旺季的疲軟態勢。更顯著的變化在于消費模式——旅游市場正呈現“高頻次、低消費”的特征,年輕人用“特種兵式旅游”在48小時內打卡三座城市,選擇青旅、地鐵和快餐,將“到此一游”的效率推向極致。這種轉變背后,是消費習慣的深刻變遷:人們不再為“五星級”的標簽買單,而是更注重性價比與體驗感。
高端酒店的核心客群正在流失。商務旅客因企業差旅預算縮減而減少入住,高端休閑客因經濟預期不明朗降低消費層級,國際游客數量雖逐步恢復,但仍未達到疫情前水平。多重壓力下,五星級酒店的客房出租率持續承壓,部分城市空置率甚至超過30%。“擺地攤”并非簡單的降價促銷,而是高端酒店為突破困境而進行的戰略轉型。
傳統五星級酒店以私密性和儀式感為賣點,金碧輝煌的大堂與層層設防的服務卻成為年輕消費者的“消費障礙”。Z世代和年輕中產更青睞輕松、自由的社交場景,而露天市集、啤酒花園等形式恰好打破了酒店與城市的物理邊界。長沙寶格麗通過“星空夜市”將酒店從“住宿目的地”轉變為“城市生活地標”,吸引本地居民和游客參與,提升了品牌曝光度。這種“去酒店化”的運營思路,反映了高端服務業對新時代需求的回應。
過去,酒店的餐飲、SPA等配套服務主要面向住店客人,如今通過街邊攤位、限時市集等形式,五星級酒店得以觸達更廣泛的“非住店人群”——本地市民、周邊白領和短暫停留的游客。鄭州希爾頓的“戶外燒烤啤酒花園”人均消費不足百元,遠低于其餐廳常規標準,但這種低門檻體驗讓更多人首次走進五星級酒店的空間,感受服務品質,為未來轉化為高價值客戶埋下伏筆。
長期以來,中國高端酒店嚴重依賴客房收入,餐飲等配套服務盈利能力有限。在RevPAR下滑的背景下,酒店必須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擺地攤”本質是一種輕資產運營模式:利用現有場地和人力,快速搭建消費場景。燒烤、精釀等品類的毛利率普遍高于傳統客房業務,一個周末夜市的流水可達數萬元,且邊際成本極低。更重要的是,這種模式激活了酒店的“閑置資源”——晚間空置的草坪、露臺和停車場,原本只是成本項,如今卻成為創收點。
高端酒店“擺地攤”的深層原因,在于行業供需錯配與消費觀念的轉變。2015年至2020年,中國高端酒店迎來快速發展期,國際品牌加速布局,一線城市和新一線城市CBD區域密集開業。截至2024年底,全國五星級酒店數量突破900家,較十年前翻倍。然而,需求端的增長并未同步:經濟增速放緩、企業差旅削減、消費者偏好變化,導致高端酒店供過于求。許多城市出現“同一條街五六家五星級”的現象,競爭白熱化,價格戰頻發。
消費觀念的理性化是另一重要因素。過去,住五星級酒店是身份象征和商務接待的“標配”,但如今,消費者更追求“實用主義”——愿意為體驗付費,但拒絕為“標簽”買單。攜程報告顯示,超過60%的年輕旅行者選擇“中端連鎖酒店+特色民宿”的組合,認為“既舒適又不浪費”。即便是高凈值人群,也開始注重消費的“情緒價值”而非“社會價值”。新一代消費者渴望融入當地生活,更愿意住在有故事的老建筑改造酒店或設計師民宿,參與本地市集和夜市活動。
面對挑戰,五星級酒店需要完成真正的轉型升級,而非簡單的“向下兼容”。未來的高端酒店,應是“城市生活的引領者”。參考星巴克“第三空間”理念,酒店可進一步開放公共區域,打造集餐飲、藝術、社交、辦公于一體的復合空間。例如,白天提供共享辦公位和咖啡簡餐,傍晚舉辦小型音樂會或藝術展,夜間變身露天酒吧或市集。北京某麗思卡爾頓已試點“會員制城市會所”,非住客可通過年費享受部分設施和服務,探索可持續的輕奢生活方式平臺。
文化融入是高端酒店重塑價值的關鍵。酒店應深入挖掘所在地的文化基因,將其融入產品設計與服務體驗。例如,成都的五星級酒店可推出川劇變臉主題下午茶,西安的酒店可聯合博物館開發“唐風夜宴”項目。長沙寶格麗的“星空夜市”之所以成功,正是因為其融合了湖南本土的飲食文化與青年潮流,形成了獨特的“在地吸引力”。
技術賦能與模式創新同樣重要。通過大數據分析客戶偏好,酒店可提供個性化推薦和服務,同時構建跨品牌、跨城市的會員生態,提升用戶粘性。例如,住一次五星級酒店,可兌換合作景區門票或本地餐飲折扣,增強綜合體驗價值。酒店集團可將品牌、管理和供應鏈等能力打包,輸出給中小型特色酒店或文旅項目,收取管理費或分成,降低重資產風險。
五星級酒店“擺地攤”看似是一種妥協,實則是一次勇敢的自我革命。它標志著中國高端服務業正在告別“唯價格論”和“唯品牌論”的舊時代,邁向“以人為本”“以體驗為核心”的新紀元。當高端酒店愿意放下身段,走進街頭巷尾,傾聽普通人的消費需求,它們才真正找到了可持續發展的根基。在這場深刻的行業變革中,誰能率先完成“從奢華容器到生活平臺”的轉型,誰就能贏得下一個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