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獲悉,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傳來重要進展:我國自主研制的大型民用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項目實現關鍵突破,批產第三架機(1103架)完成總裝下線并順利通過生產試飛,第四架機(1105架)機頭大部件同步交付通飛華南,標志著該機型從適航取證階段正式邁入小批量生產階段。
作為全球起飛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專為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需求設計,是我國首次自主研制的大型特種用途航空器。此次批產第三架機總裝下線后,立即開展滑行、起降等科目試飛,驗證了飛機在復雜環境下的性能穩定性;第四架機機頭大部件的交付,則進一步加速了生產線全流程貫通。
配套標準建設同步推進。中國航空學會與中國航空航天工具協會聯合發布《AG600系列飛機汲水場要求》(T/CSAA 42—2025/T/CATA 0156-2025),填補了國內外大型水陸兩棲飛機專用汲水場技術規范的空白。該標準由通飛華南牽頭編制,系統規定了汲水場選址原則、設施配置、運行維護等全鏈條要求,明確風速、浪高、能見度等關鍵氣象參數限制,并首次提出風向標、水位標識等配套設施建設標準。
據編制團隊介紹,標準針對AG600執行森林滅火任務時的水面汲水作業需求,細化場址坡度、水域深度、凈空條件等12項核心指標,并配套開發氣象水文實時監測系統。目前,該標準已在吉林、浙江兩省開展汲水場勘測試點,為后續全國布局提供技術支撐。標準將于11月1日起正式實施,相關用戶單位可依據規范開展場地建設與維護。
AG600項目負責人表示,小批量生產與配套標準同步落地,標志著我國大型應急救援裝備體系化建設進入新階段。隨著后續批產飛機交付,AG600將逐步構建覆蓋全國的應急救援網絡,為提升國家綜合救援能力提供關鍵裝備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