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國自主研發的大型民用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迎來重要進展。批產第三架機(1103架)順利完成總裝下線并通過生產試飛,同時批產第四架機(1105架)機頭大部件已交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通飛華南。這一系列突破標志著AG600項目從型號適航取證階段正式邁入小批量生產階段,為國產大型應急救援裝備的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
作為全球起飛重量最大的民用水陸兩棲飛機,AG600“鯤龍”專為森林滅火和水上救援設計,是我國首次自主研制的大型特種用途飛機。其獨特的水陸兩棲功能使其在執行應急任務時具備顯著優勢,能夠快速抵達傳統交通工具難以到達的復雜水域或山區。
與此同時,針對AG600執行森林滅火任務的核心環節——水面汲水作業,我國首個專項技術標準《AG600系列飛機汲水場要求》正式發布。該標準由中國航空學會與中國航空航天工具協會聯合發布,由通飛華南牽頭編制,系統規范了汲水場的選址、配置、使用及維護要求,填補了國內外在該領域的技術規范空白。
據介紹,該標準明確了汲水場的關鍵技術參數,對風速、浪高、能見度等運行條件作出具體限制,并提出了風向標、水位標識、氣象與水文觀測點等配套設施的建設要求。這些規范不僅為飛行安全提供了技術保障,也為相關單位提供了科學、可操作的選址指導和使用維護建議。目前,該標準已初步應用于吉林省、浙江省的汲水場勘測工作,并將于11月1日起正式實施。
AG600“鯤龍”的批量生產與技術標準完善,標志著我國在大型應急救援裝備領域實現了從研發到應用的全面突破。隨著小批量生產的推進,這款國產飛機將在森林滅火、水上救援等場景中發揮更大作用,為提升國家應急管理能力提供有力支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