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冬來襲,電動車主們又迎來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續航里程大幅縮水。尤其是開啟空調制熱功能后,電量消耗速度明顯加快,原本滿格的電量,行駛不到一半路程就開始讓人焦慮。一位電動車主王先生回憶起去年冬天的經歷,仍心有余悸:“那次跑高速,開著制熱沒兩個小時,續航直接掉了一半,嚇得我趕緊關掉空調,裹緊羽絨服,那滋味真是不好受。”
起初,王先生以為問題出在電池不耐凍上,直到他與修車師傅老陳交流后,才發現關鍵在于熱泵空調的使用。熱泵空調聽起來十分先進,與傳統靠電阻發熱的制熱方式不同,它是通過將車外的熱量“搬運”到車內來實現制熱,理論上能節省不少電量,從而延長續航里程。然而,如果使用不當,不僅無法達到省電的效果,反而會更加費電且制熱效果不佳。
老陳解釋道,熱泵空調有一個致命的弱點——容易結霜。在冬季氣溫較低,尤其是低于兩三度時,熱泵空調的外機蒸發器很容易結霜。當霜層變厚后,會阻礙熱量的交換,導致空調只能拼命耗電來化霜,結果就是制熱效果差,電量消耗卻大幅增加。
王先生就曾遇到過這樣的情況。一個霜特別厚的早晨,他上車后打開空調,等了十分鐘,吹出的風還是涼颼颼的,而儀表盤上的續航里程卻像坐了滑梯一樣快速下降。他以為是空調壞了,便跑到4S店檢查。師傅打開前蓋一看,笑著說:“你這外機蒸發器上全是霜,能制熱才怪呢。”
其實,檢查蒸發器結霜情況的方法非常簡單,根本不需要去修理廠。王先生現在每次入冬前都會進行這項檢查。具體操作是,在冬季第一次使用空調前,打開發動機艙,找到那個帶有許多細管子的鋁制部件,這就是蒸發器。用手摸一摸表面,如果有一層厚厚的白霜或者冰碴子,就不要直接開啟強熱模式。
上周六早上,王先生像往常一樣進行檢查,發現蒸發器上結了一層薄霜。他想起師傅教的方法,先開啟AC制冷模式吹三五分鐘。這里可能會讓人有些疑惑,大冷天的開制冷不是更冷嗎?其實不然,開制冷是為了讓蒸發器溫度升高,從而化掉霜層,而不是為了制冷。吹完后再切換到制熱模式,結果不到兩分鐘,車內就吹出了熱風,比以前直接開制熱快多了。
經過這樣的操作,今年冬天王先生的電動車續航明顯有了改善。上周末他去周邊縣城,來回一百多公里的路程,全程開著制熱,續航里程比去年少了三分之一。同行的朋友還以為他換了新電池,當得知只是檢查了蒸發器結霜情況后,朋友還不相信,非要跟著王先生學了一遍。
清理霜的時候也有一些注意事項。王先生之前就犯過錯誤,用手中的卡片去刮霜,差點把蒸發器的管子刮漏。師傅告訴他,清理霜時不能用開水澆,也不能用硬東西刮,最好就是提前開制冷化霜,或者停車的時候把空調設成“除霜模式”再熄火,讓系統自己處理干凈。
對于北方零下二三十度的地區,熱泵空調是否還能使用呢?王先生詢問過老陳,老陳說現在新款車很多都采用了新系統,在零下十幾度時還能使用,但結霜問題更需要重視,每次用車前花一分鐘檢查下蒸發器,比什么都管用。
王先生感慨道,之前他也覺得電動車冬季續航是個無解的問題,后來才發現很多問題都是因為小細節沒做好。就像這個熱泵空調,沒人提醒的時候根本想不到要檢查結霜情況,等發現費電了又瞎猜是電池問題。今年冬天他算是摸索出了一些門道,提前檢查蒸發器結霜,別等開空調了才發現不對勁。這一招親測有效,省下來的續航夠多跑一趟超市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