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慶中秋雙節臨近,自駕游市場迎來新趨勢。據央視財經報道,一種"人車分離"的新型出行方式正在興起——游客選擇搭乘飛機或高鐵抵達目的地后,直接駕駛已提前托運至此的私家車開啟旅程,這種模式被稱為"落地自駕"。
調查顯示,這種出行方式正受到越來越多車主青睞。相較于全程自駕的體力消耗和異地租車的車型限制,汽車托運在便利性和經濟性上展現出獨特優勢。多位嘗試過該服務的車主表示,通過合理規劃托運路線,實際花費往往低于傳統自駕或當地租車成本。
從運輸網絡來看,主要托運線路呈現明顯的區域特征。北上廣深等特大城市作為主要出發地,運輸車輛集中流向成都、青島、西安、烏魯木齊、昆明、三亞等旅游熱門城市。這些線路覆蓋了西北、西南、東南等主要旅游區域,形成跨區域運輸網絡。
費用方面,不同線路存在顯著差異。以北京至上海的熱門線路為例,1200公里運輸距離的單價在1.2-1.5元/公里區間,總費用約1440-1800元。而西安至酒泉這類相對冷門的西北線路,1500公里運輸距離的單價則升至1.6-1.8元/公里,總費用達2400-2700元。運輸企業表示,里程單價主要受運輸距離、線路熱度及季節因素影響。
在運輸方式創新方面,國鐵集團于今年6月推出的火車托運服務引發關注。該服務通過JSQ6型凹底雙層運輸專用列車,為民眾提供鐵路汽車托運選擇。與公路托運形成互補,這種新型運輸方式進一步豐富了"落地自駕"的服務體系,滿足不同消費者的出行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