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佳節前后,大閘蟹不僅成為中國人餐桌上的常客,更在社交平臺上掀起熱潮。朋友圈里,曬蟹照的動態接連不斷;菜市場中,挑選大閘蟹的顧客排起長隊;物流車上,裝滿泡沫箱的快遞奔赴全國各地,將這份秋日美味送至千家萬戶。
9月26日,2025蘇州陽澄湖大閘蟹正式開捕,為今年的蟹市再添熱度。然而,這場“蟹季狂歡”中,市場正悄然發生變化:大閘蟹從曾經的“送禮標配”逐漸轉變為“自己解饞”的選擇。消費者不再一味追求“是否來自陽澄湖”,而是更關注“螃蟹是否肥美”。與此同時,產區格局也在改變,從華東向西北、東北擴展,新疆、東北等地的大閘蟹逐漸走進大眾視野。
作為金秋時節的“頂流”食材,大閘蟹近年來市場規模持續擴大。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大閘蟹批發市場規模已達329.17億元,其中鮮食消費占比最高,規模達325.5億元。根據《中國漁業統計年鑒》,我國大閘蟹產量自2016年起逐年上升,2023年創下歷史新高,年產量突破70億只,平均每位中國居民至少能吃到4只。
消費需求的增長推動了大閘蟹產區的擴張。2020年至2025年間,全國大閘蟹產業規模不斷增大,總產量從63.4萬噸增至85萬噸,年均復合增長率達6.1%,遠超淡水養殖業整體增速(3.8%)。
隨著消費場景的變化,大閘蟹已從過去的高端禮品轉變為尋常百姓家的日常美食。盒馬數據顯示,近幾年大閘蟹的銷售規模和覆蓋區域同步擴大,2024年銷售額同比增長近20%。除傳統消費地江浙滬外,西南、華中、華北等地的消費熱情也在升溫,顯示出大閘蟹在全國范圍內的接受度不斷提高。
更值得關注的是,消費者對大閘蟹的評判標準正在轉變——從“認產地”到“認肥度”。盒馬水產采購負責人霖旭表示:“用戶調研顯示,大家現在更關注大閘蟹的肥滿度和穩定性,而非產地。”他提到,螃蟹通常以規格衡量,但內部肉質、口感和蟹黃蟹膏的飽滿度差異較大。
興化板橋故里水產品養殖公司董事長董佳貝也感受到這一變化:“大閘蟹消費正在回歸理性,過去多用于送禮,現在更多是自用,因此消費者更看重螃蟹是否肥美、好吃。”
在這一趨勢下,大閘蟹產區不斷增多,布局呈現“西進”與“北上”的新動向。除陽澄湖外,各產區積極打造自有品牌,新疆甚至推出“天山蟹”等地方特色產品,展現出產業多元化、廣域化的發展格局。
盡管大閘蟹產業呈現繁榮景象,但背后仍存在“缺標準、缺信任、缺穩定”的共性問題。首先,行業缺乏統一的品質評判標準。目前,消費者選購時主要依賴“是否張牙舞爪”“捏蟹腿是否飽滿”等傳統方法,甚至“青殼白肚、金爪黃毛”的陽澄湖標準也難以適用于所有產區。這種標準缺失導致消費體驗參差不齊,許多優質但品牌力不足的產區好蟹難以脫穎而出。
大閘蟹定價主要依據規格,但相同規格的蟹肥滿度差異很大,尤其是綁繩售賣的大閘蟹,容易出現“一斤螃蟹半斤繩”的情況。9月24日,貴陽市三聞記平價海鮮店被消費者舉報,市場監督管理局現場稱重發現,綁繩重量占螃蟹總重超四成。
其次,市場缺乏牢固的消費信任。“洗澡蟹”“聽濤蟹”等亂象曾一度消耗消費者信任,盡管消費心態已轉向“重肥滿度勝過產地”,但產地標簽模糊、以次充好等問題依然存在。2024年蘇州市消保委發布的大閘蟹投訴分析報告顯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共受理投訴177件,主要問題集中在短斤缺兩、死蟹或不新鮮、無法提貨或商家拒發貨以及虛假宣傳等方面。
第三,品質供給缺乏穩定性。大閘蟹受水質、氣候等自然因素影響巨大,即便是同一產區,不同批次、不同年份的螃蟹品質也可能存在波動。蟹太太創始人權輝坦言:“近年來極端天氣較多,對行業是不小的挑戰。”對于追求“夠肥、好吃”的日常消費者而言,這種不穩定性會直接影響復購意愿。
面對這些行業困局,產業鏈各環節已展開積極實踐,通過技術賦能、模式創新與品牌重塑,推動大閘蟹產業健康發展。在保障標準品質方面,盒馬從去年開始與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市水產研究所合作,研究量化大閘蟹肥滿度的方法,并于今年正式推出“電子驗蟹師”。
據上海市水產研究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電子驗蟹師”通過視覺AI技術快速識別大閘蟹的外殼長寬度,結合重量等參數,利用專為大閘蟹設計的算法計算肥滿度,再進行分級。盒馬水產采購慕曉表示:“過去評測飽滿度時,每個人認知不同,同樣一只蟹可能有人覺得七成肥,有人覺得五成肥,缺乏量化標準。我們希望通過‘電子驗蟹師’來統一標準。”
供應商方面,興化板橋故里水產品養殖公司作為盒馬大閘蟹的直采供應商之一,今年首次引入“電子驗蟹師”,并將出口級標準引入國內養殖環節,更重視品質而非產量。頭部品牌蟹太太則通過嚴選流程確保品質。權輝表示,公司對“一只好蟹”的標準是美觀、活力足、味道好,因此在品控上實行三篩三選,分別在出湖前、暫養前、發貨前篩除死蟹、殘蟹、不夠飽滿的蟹,確保足斤足兩。
在建立信任方面,盒馬推出“不肥包退”服務,消費者購買到肥滿度不足的蟹可輕松申請退款。蟹太太亦承諾“缺重包賠,殘蟹、空蟹、死蟹包賠”,死一只賠一只,死蟹大于一半以上全額賠付。權輝表示:“品牌價值很重要,尤其是當消費者把大閘蟹送給重要親朋好友時,看中的就是品質及品牌價值。”
在穩定供應方面,盒馬和蟹太太均采取“多點開花”策略。盒馬從2020年開始布局多湖區產地,增加新疆大閘蟹、東北大閘蟹、山東黃河口大閘蟹等,2022年后進一步擴大在江浙區域的產地布局。蟹太太在江蘇各大水域都有養殖區域,如洪澤湖、固城湖、太湖等,同時在江蘇其他地方也有較多養殖水域。權輝表示:“通過核心產區+多元產區的組合,當一個或多個養殖水域遭受極端天氣時,其他水域能保證基本供應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