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對理想生活的追尋,猶如一場永不停歇的遠征。有人選擇向地下探索,在巖石深處構筑安身之所;有人則遠離塵囂,在孤島之上與自然達成微妙平衡。張昕宇與梁紅此次的旅程,將目光投向了小亞細亞半島兩側的土耳其與希臘,試圖從兩種截然不同的生存方式中,窺見人類應對自然與文明挑戰的智慧。
在土耳其卡帕多奇亞,月球般的地表下隱藏著一座龐大的地下城。這座可容納兩萬人的垂直社會,并非簡單的避難所,而是古人對“安全”的極致詮釋。赫梯時代的人們利用火山巖松軟易鑿的特性,在地下開辟出牲畜圈、居住區、禮拜堂和酒窖,形成了一個功能完備的微型世界。戰亂與自然災害的威脅,促使這座城池不斷向地心延伸,而火山巖的天然保溫特性,則為深居地下的人們提供了溫暖的庇護。張昕宇與梁紅穿行在狹窄幽深的通道中,仿佛能觸摸到千年前的生存脈搏。
與卡帕多奇亞的“向下生長”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希臘伊茲拉島的“向內守靜”。自上世紀60年代起,這座島嶼便禁止機動車通行,代步工具回歸騾馬,時間在這里仿佛放慢了腳步。島上的規則簡單而堅定:不為發展犧牲生態與寧靜。新建房屋、安裝太陽能板甚至豎起電視天線都受到嚴格限制,一切都在守護著島嶼的原始本質。在這里,生活的節奏由自然主導,而非現代文明的喧囂。
從土耳其功能齊全的地下城,到希臘“棄絕現代”的無車島,兩種生存哲學雖在地理上相隔甚遠,卻在精神層面遙相呼應。前者是向大地尋求庇護的堅韌,后者是與海洋達成契約的從容。它們共同傳遞出一個信息:生活的幸福,不在于外部條件的豐裕,而在于我們是否有勇氣與智慧,選擇并塑造屬于自己的“舒適生活”。
每周二晚21:15,東南衛視將播出《地球之極·侶行》第十季,當晚21:30,芒果TV與華為視頻同步上線;海峽衛視則于每周日晚21:42播出。截至10月9日16:00,本文評論區將隨機抽取一位幸運讀者,送上一份“侶行”環球探險的陪伴禮,內含人氣美味零食15包與咕咕鳥愛心棒球帽一頂。快來留言參與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