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海南省文昌市龍樓鎮的文昌航天科普中心,近日啟動了為期八天的國慶中秋假期免費開放壓力測試。這座毗鄰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的科普基地,以“星辰大海·文昌啟航”為主題,通過系統化的展覽設計,全面展現中國航天事業從起步到騰飛的壯闊歷程。
目前,科普中心的升級改造工程已接近尾聲,預計將于十月中下旬正式對外開放。此次改造將原有單一科普模式升級為多維沉浸式體驗體系,涵蓋航天歷史、火箭發射、空間科學、未來探索等六大主題。場館內設有六個特色展館,通過實物模型、互動裝置和數字技術,為游客打造深度參與的航天文化體驗。
1號館作為游客服務中心,集接待、休憩、文創購物等功能于一體,并設置特色打卡區域。2號館“蒼穹館”通過陳列長征系列火箭模型、火箭殘骸實物及錢學森手稿等珍貴展品,生動再現中國航天從“萬戶飛天”傳說到“長征問天”現實的跨越發展。3號館“天宮館”聚焦載人航天工程,展示空間站組合體模型、艙內外航天服及嫦娥工程系列成果,系統呈現中國探月工程的重大突破。
4號館“銀河館”配備飛行影院、火箭發射模擬沙盤等互動設施,并設有研學課堂供青少年參與實踐(該館暫不對外開放)。5號館“九天館”以火星探索為主題,通過祝融號火星車模型、未來火星基地場景等展項,帶領觀眾體驗星際移民的科幻愿景。6號館“聚星館”則展示北斗導航、遙感衛星等航天技術的民生應用,設置“聲音上太空”“衛星繪畫”等科普互動項目。
場館廣場區域陳列的天和核心艙1:1模型及長征五號B運載火箭模型(暫不對外開放),直觀展現中國空間站建設的重大成就。各展館均配備專業講解員,為游客提供免費導覽服務,幫助公眾深入理解航天知識。作為航天科普與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載體,該中心還支持實時火箭發射觀禮,為游客提供全方位的航天文化體驗。
此次壓力測試通過模擬高峰客流場景,全面檢驗場館運營能力與服務保障水平。相關負責人表示,測試期間收集的反饋意見將為正式開放后的優化調整提供依據,助力航天精神在更廣泛群體中傳承發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