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數碼領域頻頻傳來新機動態,華為與蘋果在超薄機型及eSIM技術方面的布局成為焦點。據博主@智慧皮卡丘透露,一款搭載“全新麒麟芯片+eSIM”的超薄手機正在測試中,該機型將推出“超大杯”2TB版本,并明確對標高端市場,預計為華為旗下新品。與此同時,華為“天際通GO”小程序已公布eSIM服務內測信息,計劃于2025年第三季度正式上線。根據華為官方說明,eSIM技術需設備支持,目前市場上尚無適配機型,其無實體插槽的設計可為手機內部騰出更多空間。
蘋果方面,iPhone Air于9月10日發布,起售價7999元。該機型首次引入eSIM技術,并在iOS 26系統加持下搭載AI省電功能,宣稱可滿足用戶“全天候使用”。若電量不足,用戶還可選購新版超薄MagSafe外接電池,搭配使用后視頻播放續航最高可達40小時。不過,國行版iPhone Air因eSIM適配問題推遲上市,此前有消息稱其將于下月通過運營商合約機形式銷售,且可能取消全網通版本以避免用戶攜號轉網引發的混亂。
從技術競爭角度看,華為與蘋果在eSIM超薄機型上的較量,本質是工業設計與硬件性能的雙重比拼。eSIM的普及有望降低用戶對實體卡的依賴,推動終端設備向更輕薄、便捷的方向發展。華為的提前布局或為國產廠商提供“彎道超車”的契機,而iPhone Air國行版的延遲上市,也為華為新機預熱創造了市場窗口期。
另一邊,數碼博主@看山叔近期曝光了華為10月新品計劃,涉及兩款機型:代號“SuperMan”的Mate 70優享版與代號“Taylro-”的nova 14 Taylro減版。結合博主@定焦數碼的爆料,SuperMan預計為Mate 70優享版,定價在3000元以上。作為對比,Mate 70 Pro搭載麒麟9020芯片,優享版則采用降頻版麒麟9020A。華為官方數據顯示,Mate 70 Pro較Mate 60 Pro性能提升40%,優享版提升35%,但日常使用中差異幾乎難以察覺。屏幕、影像、快充等配置方面,優享版將與Mate 70保持一致。
值得關注的是,Mate 70優享版預計出廠預裝鴻蒙5系統,這將進一步推動鴻蒙生態的裝機量。從市場格局看,未來一年內,哪家廠商能率先實現超薄設計與長續航的平衡,或將直接影響高端市場的競爭走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