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汽車董事長李斌近日在南京用戶交流活動中拋出重磅觀點:“既要堅持長期正確方向,也要兼顧短期經營目標。”這番表態被業界視為蔚來戰略轉型的重要信號,標志著這家新勢力車企正從理想主義導向轉向現實經營導向。
作為中國高端電動車市場的標桿品牌,蔚來自誕生之初就以“用戶企業”為核心理念。在李斌的規劃中,蔚來不僅要造車,更要構建覆蓋全生命周期的用戶生態。這種超前思維幫助蔚來在40萬元以上價格區間站穩腳跟,成為首個實現量產交付的中國高端電動車品牌。

但長期主義戰略帶來的經營壓力逐漸顯現。李斌在內部會議上直言:“過去我們過于關注未來十年規劃,現在必須重視當下生存。”數據顯示,截至2025年三季度,蔚來累計虧損已突破1200億元。盡管李斌強調盈利不是為了證明什么,但外界普遍認為,這家新勢力車企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生存考驗。
“如果企業無法穩健經營,就是對用戶的不負責。”李斌坦言,持續的倒閉質疑不僅影響企業形象,更讓車主產生焦慮。這種壓力促使蔚來在2024年加速戰略調整,從組織架構到運營模式展開全面變革。
在管理層面,蔚來推行“全員經營單元”制度,要求每個部門都成為獨立核算的利潤中心。李斌明確要求:“所有支出都要計算投入產出比,不能創造用戶和公司雙贏價值的項目,一分錢都不能花。”這種精細化運營理念已滲透到企業各個角落。
用戶服務領域的變化尤為明顯。雖然李斌堅持“蔚來是最重視用戶的企業”,但服務模式已從“不計成本”轉向“精準高效”。早期那種動輒數萬元的用戶活動逐漸減少,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性價比的服務方案。這種轉變源于對服務投入產出比的重新評估。
“過去我們通過超預期服務吸引用戶,現在要建立可持續的服務體系。”李斌的解釋道出了戰略調整的本質。數據顯示,蔚來用戶滿意度仍保持行業領先,但服務成本已顯著下降。這種平衡術考驗著管理層的智慧。
蔚來的轉型折射出中國造車新勢力的集體進化。從互聯網跨界而來的這些企業,正在經歷從資本驅動到運營驅動的關鍵轉變。李斌面臨的挑戰在于,如何在提升效率的同時,不破壞蔚來引以為傲的用戶生態。
這場戰略調整的效果已初步顯現。通過優化組織架構、控制運營成本、提升服務效率,蔚來在2024年下半年實現經營性現金流轉正。但市場觀察家指出,真正的考驗在于能否在長期價值與短期生存間找到完美平衡點,這或將決定蔚來在新能源汽車賽道上的最終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