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光伏電池制造領域迎來里程碑式突破,位于四川眉山的通威工廠成為該行業首個獲評“燈塔工廠”稱號的智能化生產基地。這座現代化工廠以每0.7秒下線一片電池片的高效節奏,持續刷新著全球光伏制造的產能紀錄。自2020年4月正式投產以來,該基地僅用不到兩年時間就實現產值突破百億元,成為當地經濟轉型升級的標桿企業。
支撐這座超級工廠高效運轉的核心在于其深度融合的數字化管理系統。通過為生產設備安裝數百個智能傳感器,技術人員能夠實時采集設備運行參數,這些數據經由AI中樞系統分析處理后,形成精準的設備健康畫像。據設備部負責人透露,這種“數字孿生”技術使設備管理從被動維修轉向主動預防,有效延長了關鍵設備的使用壽命。
在數字化轉型的推動下,工廠產能實現跨越式增長。信息部數據顯示,經過智能化改造的20余條自動化生產線,日產量從2024年初的441萬片提升至495萬片,單日凈增產能相當于滿足1.5萬個家庭日均用電需求。更值得關注的是,通過AI大模型對海量生產數據的深度學習,系統能夠提前48小時預測設備故障風險,使非計劃停機時間減少50%,產品良品率穩定在99.2%以上。
作為光伏行業的領軍企業,通威集團構建了完整的產業生態閉環。從上游高純晶硅制備到中游電池片生產,再到下游光伏電站運營,企業掌握著全產業鏈核心技術。目前,該集團已形成覆蓋全球的產業布局,旗下擁有近400家分子公司,員工總數超過6萬人,其光伏產品出口至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在技術創新領域,通威持續保持行業領先地位。企業研發團隊突破多項關鍵技術瓶頸,使電池片轉換效率連續多年位居全球首位。這種技術優勢直接轉化為市場競爭力,集團不僅成為全球首家躋身世界500強的光伏企業,更帶動整個產業鏈向高端化、智能化方向升級。據行業分析機構預測,隨著眉山基地產能的持續釋放,通威有望在2026年前占據全球光伏電池片市場25%的份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