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智能手機行業正沉浸在雙十一預售的喧囂中時,一家企業的戰略布局正悄然改寫中國智造版圖。10月28日,央視新聞以1分29秒專題視頻聚焦小米智能家電工廠投產儀式,這座占地超50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基地,每6.5秒即可下線一臺空調,年產值預計突破140億元,標志著小米正式完成手機、汽車、家電三大核心品類的全鏈路制造布局。
作為小米第三座自建超級工廠,該基地不僅配備全流程自動化產線,更在質量管控、能效優化、智能調度等領域構建起數字化管理體系。央視報道特別強調,這座工廠與昌平手機工廠、亦莊汽車工廠形成戰略三角,共同構成小米"黑燈工廠"矩陣。據內部人士透露,首期投產的空調產線已實現從零部件加工到成品包裝的全流程無人化,單線日產能突破3500臺。
投產儀式現場,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與總裁盧偉冰共同按下啟動按鈕。盧偉冰在致辭中透露,該工廠的落成使小米成為國內首個同時具備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白色家電全品類自研自產能力的科技企業。他特別指出,通過"設計-研發-生產-驗證"閉環體系的構建,小米大家電業務將向千億規模發起沖擊,目標2030年前躋身國內家電行業前三。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這座工廠的投產具有多重戰略意義。從產業層面看,其年產值規模相當于再造1.5個傳統家電巨頭;從技術維度分析,全流程數字化管控系統可使產品不良率降低至0.02%以下;就市場格局而言,小米自研自產模式或將重塑家電行業代工生態。值得注意的是,該基地二期工程已啟動規劃,未來產能有望擴展至現有規模的3倍。
面對外界關于"組裝廠"的質疑,小米用實際行動給出有力回應。從手機芯片到汽車電驅,從空調壓縮機到電視屏幕,核心部件的自研比例已超過65%。雷軍在現場幽默表示:"現在該叫我雷廠長還是雷工程師?"這句調侃背后,折射出中國科技企業從代工生產向智造引領的深刻轉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