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存儲芯片市場正經歷一場前所未有的供應風暴,從DRAM產品蔓延至NAND閃存領域。盡管產品價格持續攀升,市場對存儲器的需求卻呈現逆勢增長態勢,供需矛盾進一步加劇。行業分析指出,DRAM與NAND閃存的短缺局面短期內難以緩解,甚至可能長期持續。
據DigiTimes披露,群聯電子首席執行官潘健成透露,全球人工智能(AI)產業的爆發式增長已引發基礎存儲芯片的嚴重短缺。過去六個月內,NAND閃存價格翻倍,而芯片制造商因長期盈利壓力,對新建產能持謹慎態度。目前,行業新增生產線預計最早需等到2027年末才能投產,這意味著供需失衡可能持續數年。
潘健成進一步分析,AI工作負載的激增正推動數據存儲需求發生結構性轉變。超大規模云端服務提供商為應對算力需求,紛紛擴建數據中心,加速從傳統機械硬盤(HDD)向固態硬盤(SSD)的遷移。這一趨勢不僅加劇了NAND閃存的供應壓力,更導致市場格局發生深刻變化。隨著AI與云服務需求的持續釋放,存儲芯片供應緊張或將成為行業新常態。
面對產能危機,群聯電子已采取多項應對措施。公司透露,其2025年中已鎖定2026年大部分NAND閃存供應,并與六家供應商續簽長期協議。然而,潘健成坦言,當前產能已接近飽和,多數芯片制造商2026年之前的訂單均已排滿。為此,群聯電子將調整市場策略,優先保障企業與工業客戶供應,削減零售市場發貨量,預計到2026年企業級SSD銷售額占比將提升至20%至30%。
在技術層面,群聯電子正推進“AI Adaptive+”解決方案,通過優化PCIe接口提升AI運算效率并降低功耗。公司計劃與主流GPU及服務器供應商展開合作,以技術升級抵消DRAM使用量減少帶來的影響。這一戰略調整既是對市場變化的響應,也體現了行業在供應鏈危機下的創新突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