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自動駕駛領域正迎來新一輪變革,而中國科技企業百度旗下的蘿卜快跑正以強勁姿態加速海外布局。近日,該公司宣布獲得迪拜首張自動駕駛測試牌照,并在世界自動駕駛交通大會上首次公開海外運營成果,標志著其國際化戰略進入實質性推進階段。

據彭博社最新報道,蘿卜快跑已制定明確的全球化路線圖,除中東市場外,澳大利亞和東南亞國家將成為下一階段重點拓展區域。更引人注目的是,該公司與全球出行巨頭Uber、Lyft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計劃通過技術授權和聯合運營模式,將Robotaxi服務推廣至更多國際市場。這種"技術+平臺"的出海模式,為中國自動駕駛企業開辟了新的商業化路徑。
《財富》雜志最新發布的2025年"改變世界的公司"榜單中,百度憑借自動駕駛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再度上榜。評審委員會特別指出,蘿卜快跑在復雜路況下的安全性能達到人類駕駛員的14倍,其系統已通過迪拜50℃高溫沙漠環境和武漢密集車流的雙重考驗。更值得關注的是,該平臺推出的"關懷模式"專門服務視障人士等特殊群體,體現了科技企業的社會責任擔當。
在商業化落地方面,蘿卜快跑正與Lyft合作推進歐洲市場部署。根據規劃,德國和英國將率先投入運營,未來三年內車隊規模將擴展至數千輛。這種漸進式擴張策略既保證了服務質量,也為技術迭代提供了充足的數據支持。數據顯示,其智能調度系統已能將空駛率降低至8%以下,運營效率顯著優于傳統出租車。
百度的AI戰略正進入全面收獲期。財報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以智能駕駛和云服務為核心的AI新業務收入突破100億元,同比增長34%,占總營收比例升至30.6%。其中,文心大模型4.5版本日均調用量超15億次,智能云業務連續六年穩居中國AI公有云市場首位。這些成績的取得,得益于公司自2017年起堅持的全棧自研路線。
技術突破方面,百度自研的昆侖芯AI芯片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預計全年訂單量將達13萬片。該芯片在自動駕駛場景下的能效比較進口產品提升40%,為蘿卜快跑提供了強大的算力支撐。與此同時,數字人業務呈現爆發式增長,二季度收入環比增長55%,在金融、教育、傳媒等多個領域實現商業化落地。

在產品全球化層面,百度網盤海外版近期完成重大升級,開放海外手機號注冊并新增AI功能,針對留學生和海外華人群體提供定制化服務。智能云業務則通過香港這個國際樞紐加速拓展,與香港大學共建的AI聯合實驗室已產出多項專利技術,同時與當地科技企業合作培養專業人才,形成技術輸出與本地化運營的良性循環。
資本市場對百度的轉型成果給予高度認可。今年第三季度以來,其美股和港股股價較年內低點接近翻番,花旗、高盛等十余家國際投行集體上調評級。華泰證券最新報告指出,百度AI業務估值存在超過80%的上升空間,特別是芯片業務和智能云服務將成為未來增長的雙引擎。在ESG領域,公司被納入恒生可持續發展指數,評級升至AA級,顯示其技術倫理和社會價值獲得國際認可。
從搜索引擎到AI科技領軍者,百度的轉型軌跡折射出中國科技企業的進化路徑。當自動駕駛車輛穿梭在迪拜的沙漠公路,當數字人主播出現在歐洲的直播間,當智能云服務支撐起東南亞的電商平臺,這家中國公司正在用技術創新重新定義全球科技競爭格局。正如市場分析師所言,百度已完成從"流量入口"到"技術賦能者"的蛻變,其估值體系正隨著AI商業化的深入而重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