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上海市松江區新浜鎮的農田里洋溢著豐收的喜悅。三個月前的播種季,這片土地上曾上演著科技與農業深度融合的場景:搭載5G物聯網卡的農機和無人機在田間穿梭,成為耕作的主力軍。中國移動上海公司通過引入5G+北斗高精度定位技術和數字農業平臺,在這片“魚米之鄉”打造了數智農業的標桿示范,展現了信息技術與農機農藝融合的無限可能。
從田間到治理,從文旅到教育,數字化轉型的浪潮正席卷上海的城鄉角落。上海移動立足超大城市鄉村特點,創新構建“數字基座+AI引擎”模式,以“深化改革”和“科技創新”為驅動,推動“鄉鄉雙千兆、村村全通達”的網絡覆蓋,助力鄉村產業智能化與城鄉治理數字化協同發展,為農業農村現代化注入“移動智慧”。
在鄉村治理領域,新技術正深度融入基層管理,實現跨地域數據共享和跨時空互動。上海移動依托算力網絡、大數據和AI技術,打造了村務管理、網格治理和便民服務解決方案。奉賢區奉城鎮洪西村的“智慧管理駕駛艙”便是典型案例:通過實景三維建模技術,村務管理人員可“一屏觀全域、一網管全村”,精準掌握人、房、地數據。助老餐配送、家庭醫生上門等服務通過小程序“下單”即可統籌安排,極大提升了基層治理效能。
更多信息化手段也在賦能村鎮綜合治理。金山區張堰鎮和阮巷村依托5G與物聯網技術,打造了沿街電動車智慧充電平臺,內置過壓、過流保護模塊,定期巡檢維護,為居民提供安全便捷的充電服務,減少火災隱患。寶山區月浦鎮則通過“千里眼+云廣播”系統,構建了“視播一體、統一管控”的智能安防體系,實時預警人員聚集、通道擁堵等突發事件,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在文旅領域,數字技術讓鄉村美景“破圈出道”。奉賢區迎龍村通過專屬文旅小程序“迎龍樂翻天”,整合餐飲、住宿、購物和娛樂資源,提供“一站式”導覽和預訂服務。游客張先生便是通過這一平臺,被稻田風光吸引,預訂了民宿和垂釣體驗,感受鄉村慢生活。小程序不僅提升了游客的便捷性,也為迎龍村吸引了更多投資和合作伙伴。
教育領域同樣迎來變革。崇明區全區中小學校園引入了智慧教學集成服務軟件,通過移動云邊緣小站提供通用算力和信創算力支持。這款軟件像“智慧魔法盒”一樣,整合現有教學資源,打通接口壁壘,提升資源利用率。課堂上,老師可管理多個學生賬號,開啟在線伴學模式,實時互動并提醒學生坐姿;課后,通過教學日歷功能查看學習時長和內容,針對性點評薄弱環節。城鄉教育資源的均衡發展由此邁出新步伐。
上海移動正持續推動數智鄉村振興計劃,拓展數字鄉村示范村建設,深化政企領域信息化業務,打造智慧農業、智慧金融、智慧醫療等示范項目,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貢獻更多“移動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