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最新推送的FSD V14.1.7版本引發廣泛關注,部分用戶實測后發現,這套智能駕駛系統在復雜場景中的表現已接近人類駕駛水平。此次更新在常規道路行駛、極端環境處理及系統可靠性方面均有顯著提升,馬斯克更宣稱下一個版本將實現"完全自動駕駛"功能。
在常規十字路口場景中,系統展現出更自然的決策能力。當檢測到安全通行條件時,車輛不再出現猶豫或過度減速,而是以流暢動作完成轉向或直行。這種表現得益于視覺神經網絡中新增的實時路徑規劃模塊,該模塊可動態調整行駛策略,減少規則化程序的介入。測試數據顯示,新版本在類似場景中的通行效率提升約37%。
針對行人交互場景,系統采用更保守的避讓策略。當監測到行人橫穿馬路時,車輛會在距離行人15米外主動停車等待,較前代版本提前約5米。這種設計雖可能降低通行效率,但通過新增的"激進駕駛模式"可實現平衡——在該模式下,系統會優先選擇效率更高的變道策略,測試中變道頻率提升2.8倍。
高速匝道匯入場景成為技術突破的重點。面對大型車輛占據內側車道的情況,系統創新性地采用"錯車-加速"策略:先降低車速與大車形成安全間距,待完成錯車后立即加速完成匯入。這種處理方式與多數競品采用的"強制右側車道觀察"方案形成鮮明對比,更符合真實駕駛習慣。數據顯示,新策略使匝道匯入成功率提升至98.6%。
極限空間通行能力取得突破性進展。在寬度僅比車身寬10厘米的限寬樁場景中,系統可自主完成通行,而前代版本需人工接管。更令人矚目的是極窄路段掉頭功能,系統通過14個連續動作完成復雜掉頭,較行業通用的3點式掉頭方案具有更強的環境適應性。這種表現源于端到端神經網絡對空間感知能力的質的提升。
盡管技術進步顯著,系統仍存在待優化環節。部分用戶反饋在非標準停車場環境中,路線規劃偶爾出現異常,例如錯誤駛入狹窄通道導致系統退出。路口起步時的頓挫感問題也較為突出,車輛常出現"蠕動-加速"的間斷動作。轉向燈提前激活導致的誤判問題,在32%的轉彎場景中被其他道路使用者感知。
硬件適配層面,此次更新完成對HW4.0平臺的全車型覆蓋,包括最新款Cybertruck。特斯拉通過模型優化技術,在相同算力條件下實現參數量4.5-10倍的提升,推測基座模型規模已達千億級別。這種技術突破使系統具備"斷點恢復"能力,當部分傳感器失效時,系統可降級運行并自動恢復,這是L4級自動駕駛的核心特征之一。
行業觀察人士指出,特斯拉正通過快速迭代模糊L2與L4的技術邊界。從V14.1.7的更新頻率看,系統幾乎以周為單位進行優化,這種開發節奏遠超傳統車企。前特斯拉AI負責人安德烈·卡帕西在體驗新系統后評價稱,其平順性已超越人類駕駛平均水平,這從側面印證了技術路線的可行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