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近日公布2025年第三季度財務數據,報告期內公司銷售收入與產能利用率均創歷史新高。根據財報,三季度單季實現銷售收入23.82億美元,環比增幅達7.8%;前三季度累計收入68.38億美元,同比增長17.4%。值得關注的是,公司月產能首次突破百萬片大關,達到102.3萬片(折合8英寸),產能利用率攀升至95.8%的峰值水平,晶圓出貨量環比增長4.6%至249.9萬片(折合8英寸)。
區域市場表現呈現顯著分化特征。中國區收入占比提升至86%,環比增幅達11%,成為拉動業績增長的核心動力。公司聯合首席執行官趙海軍分析稱,國內產業鏈自主化進程加速推動了客戶訂單集中,公司通過優化產能分配策略有效滿足了緊急需求。相比之下,美國及歐亞地區收入占比分別為11%和3%,區域市場格局進一步向本土傾斜。
應用領域結構調整成效顯著。消費電子領域貢獻43%的收入,環比增幅達15%,其中家電等細分市場表現尤為突出。智能手機、電腦與平板業務分別占比22%和15%,互聯與可穿戴、工業與汽車領域則各占8%和12%。趙海軍指出,國內企業加速替代海外供應鏈的背景下,長期合作客戶成功把握市場機遇,消費電子需求持續旺盛帶動相關業務增長。
盈利能力持續改善成為財報亮點。三季度毛利率提升至22.0%,較上季度增長1.6個百分點。趙海軍表示,產能利用率提升帶來的規模效應有效對沖了折舊成本增加的影響,同時高制程、高附加值產品占比提升推動晶圓平均銷售單價環比增長3.8%。公司預計四季度收入將維持環比持平至增長2%的區間,毛利率指引維持在18%至20%水平,全年銷售收入有望突破90億美元大關。
技術平臺突破為長期發展奠定基礎。特色工藝方面,超低功耗28納米邏輯工藝實現量產,圖像傳感器平臺在感光性能與信噪比指標上取得顯著提升,并拓展至多波段應用領域。嵌入式存儲平臺正從消費級向車規級、工業級MCU領域延伸,NOR與NAND存儲方案持續向高密度、小尺寸方向優化。公司已構建覆蓋Sensor、BCD、MCU、RF、存儲、顯示的全系列車規級工藝平臺,汽車電子市場布局初見成效。
產業鏈利潤分配結構正發生深刻變化。趙海軍特別提到內存升級趨勢對制造環節的利好效應,但同時指出下游原始設備制造商面臨成本壓力,這種分化在汽車、智能手機等消費領域表現尤為明顯。當前公司訂單能見度較高,產線仍處于供不應求狀態,除AI外的主要應用市場增長保持平穩。公司表示將持續優化產能配置,在保障客戶需求的同時加大研發投入,通過技術迭代鞏固競爭優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