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國汽車市場陷入白熱化競爭,傳統車企依靠技術壁壘筑起護城河,新勢力品牌以智能化標簽搶占心智,后來者捷途卻選擇了一條少有人走的路——將“旅行”從抽象概念轉化為可感知的生態體系。七年間,這個誕生于紅海市場的品牌,以“旅行?”戰略重構用戶關系,用200萬輛銷量驗證了差異化競爭的可行性。

多數汽車品牌談及“場景化”時,往往停留在廣告語層面的詩意表達,但捷途選擇直接搭建旅行生態系統。其“旅行?”戰略的核心不在“旅行”本身,而在于通過“+”號實現資源整合——將露營地、驛站、餐飲等碎片化服務串聯成網,讓用戶從購車那一刻起,便獲得覆蓋出行全流程的權益。這種生態思維突破了傳統汽車制造商的邊界,使品牌與用戶的關系從“一錘子買賣”轉變為持續的價值共創。
在硬件層面,捷途車型的設計邏輯始終圍繞旅行場景展開。大空間布局解決多人出行痛點,高通過性底盤適應復雜路況,預留的改裝接口支持用戶根據需求加裝車頂帳篷、戶外電源等裝備。服務端則構建起“硬件+場景”的雙輪驅動:開發上萬種戶外生態產品,覆蓋從車載冰箱到折疊桌椅的細分需求;在全國主要自駕路線布局3000余座捷途驛站,提供緊急救援、物資補給等保障;與176家高品質露營地建立合作,用戶通過車機系統即可一鍵預訂。截至目前,超過15萬用戶激活了“旅行?”權益,全球權益體驗次數突破千萬次,這些數據背后是品牌將概念轉化為生活方式的執行力。
硬派越野市場曾是高端玩家的專屬領地,高昂售價將普通消費者拒之門外。捷途捕捉到這一市場空白,以“方盒子”車型為突破口,將硬派設計、越野性能與親民價格結合,成功推動細分市場普及。截至2024年9月,其方盒子家族全球銷量突破49.5萬輛,連續19個月月銷過萬。這一成績不僅改寫了“越野=小眾”的行業認知,更證明通過精準定位可以將細分需求轉化為大眾市場。支撐這場變革的,是捷途獨特的用戶運營模式——通過“三個100%工程”(直面用戶、直連用戶、用戶評價),三年間直接對話33萬用戶,收集76%的真實反饋,將用戶建議轉化為產品迭代方向。例如,根據用戶對儲物空間的需求優化座椅折疊設計,針對偏遠路線服務缺口加速驛站布局,這種“用戶參與式創新”讓品牌始終與市場需求保持同步。

捷途的爆發式增長并非線性積累,而是呈現出陡峭的上升曲線:2022年銷量18萬輛,2023年躍升至31.5萬輛,2024年突破56.8萬輛,近三年銷量近乎翻倍。2025年前三季度,在行業整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仍以459578輛的銷量實現22%同比增長。這種“捷途速度”源于國內國際市場的雙輪驅動:國內市場通過“戰略+產品”組合拳,構建覆蓋10-20萬元價格區間的產品矩陣,從硬派越野到家用SUV再到電混車型,滿足多元化場景需求;海外市場則采取本地化運營策略,在91個國家和地區布局超2000個服務網點,將“旅行?”生態復制至中東、非洲、中南美等區域,實現從產品輸出到文化輸出的跨越。
從0到200萬,捷途用七年時間證明:在同質化競爭中,堅持差異化定位與用戶價值深耕,能夠開辟出獨特的增長賽道。其“旅行?”戰略不僅重構了汽車消費的邊界,更為中國品牌提供了可復制的范本——通過生態化思維將單一產品轉化為生活方式解決方案,在滿足用戶深層需求的同時,構建起難以復制的競爭壁壘。這種發展路徑的啟示在于:當行業陷入技術參數內卷時,回歸用戶本質需求往往能打開新的增長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