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宜賓舉辦的2025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楊紅新首次公開了其電池應用安全分級體系,其中第四階段標準全面超越即將實施的"新國標"要求。這一消息引發行業高度關注。

據楊紅新介紹,將于2026年7月1日正式實施的動力電池安全新國標,明確要求電池整包必須達到"不起火、不爆炸"的基本標準。在此基礎上,蜂巢能源進一步提出三項突破性指標:電池在高溫環境下需具備熱不蔓延特性;熱失控時應實現無煙排放;高壓系統需保證1小時內不斷電且維持小功率運行能力。這些標準顯著提升了動力電池的安全閾值。
針對新能源汽車起火事故,楊紅新指出熱失控是主要誘因,占比高達70%。其中三元鋰電池因材料特性,熱失控時反應更為劇烈,熱蔓延速度較其他類型電池快30%以上。數據顯示,2025年前三季度我國三元鋰電池裝車量達91.2GWh,雖占總裝車量18.5%,但其熱失控產生明火的風險較磷酸鐵鋰電池高出2.5倍。
盡管存在安全挑戰,三元鋰電池仍被高端汽車品牌及機器人、低空飛行器等新興領域廣泛采用。楊紅新分析認為,這主要得益于其能量密度優勢,特別是在對續航要求嚴苛的應用場景中具有不可替代性。以低空飛行器為例,某央企eVTOL項目已選定蜂巢能源半固態電池作為動力源,相關機型今年已完成首飛測試。
半固態技術被視為破解三元鋰電池熱穩定性難題的關鍵方案。該技術通過引入不可燃、無腐蝕性的固態電解質,不僅能有效延緩熱失控進程,還可兼容現有液態電池產線工藝。楊紅新透露,蜂巢能源正在研發能量密度達400Wh/kg的半固態電芯,較現有產品提升15%。若能解決性能、成本及產線兼容性等瓶頸,半固態技術或將突破"過渡方案"的定位,形成獨立的技術路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