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世界動力電池大會在宜賓拉開帷幕,作為大會重要活動之一的動力電池應用生態展覽會,同步在宜賓國際會展中心向公眾開放。這場匯聚行業精英的盛會,吸引了超過230家全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參展,涵蓋“鏈主”企業、新能源汽車制造商及應用場景服務商等,共同展示動力電池領域的最新成果與未來趨勢。
展館內,寧德時代聯合峰飛航空推出的“盛世龍”eVTOL載人航空器成為焦點。這款翼展15米、配備10個升力槳與3個尾部推力槳的飛行汽車,可實現5座載客,在低空以200公里時速巡航。據峰飛航空高級副總裁孫銘介紹,該機型已完成深圳至珠海跨海飛行及南京跨長江測試,預計2026年試點運營。以浦東機場至陸家嘴為例,其10-15分鐘的飛行時間將大幅縮短通勤效率,票價或與高端地面專車持平。
動力電池的應用場景正從陸地延伸至水域。宜賓市交通運輸局展出的“宜賓文旅”號新能源游船模型引發關注。這艘總長39.9米、載客205人的電動游覽船,搭載寧德時代動力電池,推進總動力達700kW,是四川目前規模最大的電動游船。運營方透露,該船已完成首次亮相,正在長江航道進行合江門至李莊古鎮等航線的測試,預計年內投入載客試運營。展區內的船舶駕駛模擬器則吸引眾多中小學生體驗,提前感受電動船舶的科技魅力。
在服務機器人領域,北京銀河通用機器人有限公司帶來的Galbot G1展示了動力電池技術的跨界融合。這款能自主完成端茶倒水、商品售賣及清潔任務的機器人,雖非直接生產電池,卻通過展會與電池企業、機械加工商建立聯系,為提升儲能與超充應用能力尋求合作。公司負責人表示,動力電池的能量密度與穩定性對機器人續航至關重要,此次參展旨在拓展技術協同空間。
國際參展商的加入為展會注入全球化視野。法國達索系統展臺前,電池行業技術顧問殷鵬飛忙碌地接待客商。這家服務全球37萬家客戶的企業,此次重點推廣其3DEXPERIENCE平臺,通過數字化、AI及仿真技術優化電池研發與生產流程。例如,數字化超級工廠模型可縮短新產線建設周期,提升產能規劃效率。殷鵬飛坦言,參展旨在尋找技術軟件開發合作伙伴,共同推動行業創新。
海運服務企業海洋網聯船務(中國)有限公司則瞄準電池出口市場。該公司銷售經理江安手持多份資料表示,作為新加坡總部旗下的海運服務商,其航線覆蓋120多個國家和地區,可為電池出海提供全鏈條運輸。此次參展不僅鞏固了與寧德時代的合作,還接觸到全固態電池等前沿技術信息,為業務拓展積累資源。盡管具體合作仍在洽談中,但行業動態的掌握已成為企業戰略調整的重要依據。
本屆展覽會總面積達5萬平方米,參展企業數量與產業鏈覆蓋度均創歷史新高。從飛行汽車到電動船舶,從智能機器人到數字化平臺,動力電池技術正深刻改變交通、能源與制造領域,而全球企業的深度參與,則為這場產業變革注入了更多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