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市場正經歷顯著的結構性轉變,工具化特征日益凸顯。在投資者需求持續細分的背景下,行業主題鮮明的窄基產品正成為規模增長的核心引擎。據天相數據統計,截至三季度末,全市場公募基金總份額較上季度凈贖回1247.62億份,但指數基金卻逆勢獲得約515億份凈申購,其中窄基產品貢獻了主要增量。
寬基ETF遭遇資金撤離的現象尤為突出。華南某頭部公募旗下創業板中盤ETF三季度贖回比例高達94%,滬深300ETF、深證50ETF等主流寬基產品贖回比例均超過20%。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細分行業ETF呈現爆發式增長:永贏衛星ETF份額激增超10倍,匯添富機器人ETF凈申購近5倍,易方達新能源電池ETF規模擴張8倍。這類產品通過精準鎖定衛星通信、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高增長賽道,成功吸引資金流入。
主動權益基金領域同樣呈現顯著的賽道化趨勢。Wind數據顯示,截至11月9日,業績排名前十的主動權益基金全部為行業主題產品,涵蓋半導體、數字經濟、創新藥等前沿領域。以永贏科技智選為例,該基金10月底成立時規模僅1032萬元,通過聚焦半導體賽道實現業績飆升,三季度末規模已突破118億元。這種"迷你基金逆襲"現象背后,是市場對高景氣度行業的集中押注。
基金經理的操作策略也在發生深刻變化。深圳某主動權益基金經理透露,其管理產品雖無特定行業屬性,但前十大重倉股與窄基ETF高度重合。該人士解釋稱,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背景下,資金自然流向少數維持高景氣的行業,這種市場選擇導致基金持倉呈現類指數化特征。數據顯示,重倉半導體、AI等賽道的基金規模增長顯著,反映出投資者對確定性收益的強烈偏好。
公募行業的工具化轉型正在重塑產品競爭格局。華南某基金公司人士指出,當前投資者更青睞風格鮮明、持倉透明的工具型產品,這促使基金公司加速布局差異化賽道。近期市場出現耐人尋味的現象:傳統冷門行業ETF反而獲得資金青睞,嘉實化工產業ETF募集9.26億元,華寶農牧漁ETF募資超2億元,證明工具化產品已突破行業冷熱限制。
南方基金構建的ETF矩陣涵蓋行業主題、跨境投資、Smart Beta等六大領域,旨在提供全場景配置解決方案。國信證券研究認為,隨著市場有效性提升,主動管理獲取超額收益的難度加大,基金公司正通過完善指數產品譜系來滿足細分需求。這些行業主題產品具有高流動性、透明度強的特點,可適配量化對沖、輪動策略等多種投資場景,成為機構資金的重要配置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