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在社交平臺X上宣布,星艦的誕生為大規模部署太陽能人工智能衛星開辟了全新道路。他強調,這是目前唯一具備每年部署1太瓦人工智能算力潛力的方案。這一表態引發科技界對太空算力與能源革命的廣泛討論。
根據馬斯克此前披露的數據,SpaceX今年已承擔全球90%以上的軌道載荷發射任務,中國占比約5%,剩余份額由美國其他企業及國際機構分擔。他預測,隨著星艦實現高頻次發射,該公司的軌道運輸市場占有率有望突破99%,這將為火星殖民計劃奠定關鍵基礎。目前SpaceX正加速推進星艦研發,計劃通過可重復使用技術大幅降低發射成本。
在算力布局方面,馬斯克旗下的xAI公司正在田納西州建設配備百萬GPU的超算中心。但該項目面臨嚴峻的電力挑戰,現有供電系統無法滿足需求,必須新建發電設施才能支撐運營。這一困境凸顯了人工智能發展對能源基礎設施的巨大壓力。
太空計算領域正涌現出新的競爭者。Starcloud等初創公司計劃將數據中心送入軌道,利用太陽能解決AI運算的高能耗問題。這些企業計劃先運行簡化版AI模型,最終目標是構建吉瓦級軌道數據中心。這種"太空算力"模式若能實現,將徹底改變傳統數據中心依賴地面電網的格局。
在火星探索方面,馬斯克重申了時間表:星艦計劃于2026年底搭載擎天柱機器人登陸火星,2029至2031年間實施載人任務。這項跨星球計劃不僅需要突破航天技術瓶頸,更依賴太空算力與能源系統的協同發展。目前SpaceX團隊正在測試星艦的軌道加注技術,這是實現深空運輸的關鍵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