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首富埃隆·馬斯克近日在社交平臺X上提出一項大膽構想:通過星艦技術實現太陽能人工智能衛星的大規模部署。他強調,這是當前唯一具備每年部署1太瓦人工智能算力潛力的技術路徑,將為全球AI發展提供革命性能源支持。
據馬斯克透露,SpaceX公司今年已承擔全球超過90%的軌道有效載荷發射任務,其中中國占比約5%,美國其他企業及全球其他國家共同分擔剩余份額。隨著星艦技術成熟,他預測SpaceX未來可能壟斷全球99%以上的軌道運輸市場,這一戰略布局被視為實現火星殖民計劃的關鍵前提。
在算力基礎設施領域,馬斯克旗下xAI公司正在田納西州建設配備百萬GPU的超算中心。但該項目面臨嚴峻挑戰——現有電力供應遠無法滿足計算需求,需額外建設發電設施才能支撐系統運行。這一困境凸顯了傳統能源模式與AI算力爆炸式增長之間的矛盾。
針對能源瓶頸問題,多家太空初創企業提出創新解決方案:將數據中心送入近地軌道。通過搭載太陽能板,這些太空數據中心可實現近乎無限的清潔能源供應。Starcloud等公司已啟動相關研發,計劃先期運行簡化版AI模型,最終目標是在軌道上建設吉瓦級數據中心,徹底解決地面算力的能耗難題。
在太空探索領域,馬斯克公布了更激進的時間表:星艦計劃于2026年底搭載擎天柱機器人登陸火星,為后續載人任務鋪路。按照規劃,2029至2031年間將實現人類首次火星登陸,這比此前預估的時間節點大幅提前。該計劃若能實現,將標志著人類太空探索進入全新階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