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發布的“十五五”規劃建議中,房地產高質量發展成為重要議題。規劃明確提出要完善保障性住房體系,推動建設兼具安全、舒適、綠色與智慧特性的住宅,并建立覆蓋房屋全生命周期的安全管理機制。這一背景下,11月上旬,住博會、城博會與“好房子”科技展在北京首鋼園同步開展,三大展會通過實物展示與技術交流,共同探索“好房子、好小區、好社區、好城區”的建設路徑。
智能化、適老化與空間靈活性成為本次“好房子”科技展的核心亮點。在中海地產展臺,一套自主研發的智慧信息箱引發關注。該設備通過情緒識別技術感知業主狀態,并聯動全屋智能系統自動調節燈光、溫度等設備。配套的全屋體檢系統則像“家庭醫生”般實時監測家電運行狀態,故障發生時可通過智慧屏一鍵定位問題、呼叫維修,甚至直接下單更換配件。適老化設計同樣細致入微:衛生間內可升降的馬桶與臺盆適應不同身高需求,臥室語音提醒服藥功能與睡眠監測系統則通過智能終端向子女發送異常警報,構建起老年人居家安全防護網。
空間創新設計為小戶型居住提供新思路。聯發新青年展臺展示的移動墻體技術,通過垂直滑動電視墻將客廳瞬間改造為臨時臥室,滿足二胎家庭或訪客居住需求。這種“變形”理念不僅適用于新房建設,更為老舊住宅改造指明方向。中建幸福家推出的“舊改好房子”標準體系,針對80平方米左右的老舊住宅,通過4000-5000元的硬裝微改造,系統性解決收納不足、隔音差、異味串味等痛點,實現從“能住”到“住得好”的跨越。
城市更新主題展區呈現多維度實踐成果。展區設置城市更新綜合、既有建筑改造、高品質供水等六大板塊,吸引廣州、寧波、上海等十余個城市代表企業參展。天津軌道交通集團展示的TOD模式引發關注,該模式以地鐵站點為核心整合周邊地塊開發,其“TOD+保障房”項目有效破解保障性住房交通配套難題。蚌埠市住建局通過沙盤模型與案例視頻,系統呈現老工業城市更新路徑:通過劃定17個重點更新單元,實施淮河生態修復、完整社區建設等五大行動,2025年計劃投資85億元推進127個城市更新項目。
綠色建材技術創新為“好房子”建設奠定物質基礎。由中國建材聯合會組織的“好材料”展區集中展示節能玻璃、環保板材等新型產品。東南大學團隊研發的全球首款“水泥充電寶”尤為矚目,這種儲能磚通過內部離子導電通路實現電能儲存,既保持混凝土外殼絕緣特性,又具備防爆安全性能。目前團隊正探索將其應用于整棟建筑儲能系統,未來還可嵌入道路實現自發電,甚至為低空飛行器提供充電服務,拓展智能城市應用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