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杜克大學近日迎來一項重要教育設施的落成——昆山杜克天文臺(Duke Kunshan Observatory, DKO)正式啟用。這座集教學、科研與科普功能于一體的天文觀測平臺,不僅為師生提供了探索宇宙的實踐基地,更成為連接校園與社區的科學橋梁。
在啟用儀式上,學術事務副校長麥非文(Scott MacEachern)博士與天文臺項目負責人、物理學副教授Marcus Werner博士先后致辭。麥非文博士回憶起自己在加拿大攻讀本科時選修天文學課程的經歷,強調這門學科對培養跨學科思維的重要性。"天文學不僅是觀測星空的科學,"他指出,"其研究方法與考古學的時間測算等領域存在深刻共鳴,這種跨學科聯結正是博雅教育的精髓所在。"
作為天文臺建設的核心推動者,Werner博士詳細介紹了項目從構想到落地的歷程。2022年,他首次提出在校園內建設永久性天文觀測設施的設想,得到自然與應用科學學部的積極響應。經過兩年籌備,這座配備16英寸f/8施密特–卡塞格林反射望遠鏡(Meade LX600)的現代化天文臺終于建成。其獨特的5米全景穹頂設計可實現快速溫度調節,配合高分辨率數碼相機等先進設備,為師生開展天體觀測、數據分析等科研活動提供了理想條件。
天文臺的選址頗具深意——位于創新樓西南側草坪的觀測站,與1500余年前曾在昆山任職的南北朝數學家、天文學家祖沖之形成跨越時空的呼應。學校特別設立的祖沖之研究中心,與天文臺共同構成傳承科學精神的載體。Werner博士特別提到,近年來學生天文社團的蓬勃發展,印證了年輕一代對宇宙探索的強烈興趣,"從數學到音樂,再到如今的天文學,昆山杜克正在不斷拓展學術邊界"。
這座新型天文臺已迅速融入校園學術生態。除支持常規教學外,還將作為學生開展標志性成果項目(Signature Work)的重要平臺,鼓勵將課堂理論轉化為實踐探索。社區科普功能同樣備受重視,未來將面向昆山市民開放觀測活動,讓更多人感受星空的魅力。正如麥非文博士所言:"當學生調試望遠鏡時,他們不僅在學習科學工具的使用,更在培養觀察世界的新視角——這種體驗將伴隨他們一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