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革新與金融深度融合的背景下,資產管理行業正經歷一場由人工智能驅動的深刻變革。作為長期資本的重要參與者,銀行理財與保險資管機構紛紛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通過自主研發智能工具重塑投研體系,探索"人類智慧+機器智能"的雙輪驅動模式。其中,泰康資產在AI應用領域的實踐成果,為行業提供了具有參考價值的轉型樣本。
泰康資產首席執行官段國圣在接受專訪時透露,公司歷時兩年打造的深度研究智能體(TKDR)已進入實質應用階段。該系統整合了覆蓋宏觀經濟、行業動態、企業財報等領域的百萬級數據資源,并嵌入公司二十余年積累的投研方法論框架。通過引入檢索增強生成、交叉驗證等核心技術,系統在處理復雜投研問題時展現出顯著優勢:當分析師需要評估某上市公司投資價值時,TKDR可在30秒內完成從數據抓取、框架搭建到報告生成的完整流程,較傳統模式效率提升80%以上。
與傳統投研模式相比,智能體的突破性體現在三個維度。首先是知識處理能力,系統可同時調用結構化數據與非結構化信息,在基本面分析中實現定量指標與定性判斷的有機融合;其次是研究范式創新,通過構建包含200余個分析維度的動態模型,能夠自動識別關鍵變量并生成個性化研究路徑;最后是質量管控機制,特有的"五重校驗"體系(原則校驗、交叉驗證、事實核查、數據溯源、用戶反饋)使輸出結果的可信度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在具體應用場景中,TKDR已展現出強大的賦能效應。某固收團隊使用系統進行信用債分析時,系統不僅自動識別出發行人關聯交易風險點,還通過對比歷史違約案例生成預警建議。權益投資部門則利用其構建的智能行業圖譜,在新能源賽道研究中快速鎖定技術路線突破點,相關組合近半年收益率超越基準5.2個百分點。更值得關注的是,系統具備的自我進化能力使其能夠根據用戶反饋持續優化分析模型,形成"應用-反饋-迭代"的閉環生態。
這場智能變革正在重塑資產管理行業的競爭格局。國際咨詢機構數據顯示,全球前20大資管機構中已有85%在投研、風控等核心環節部署AI應用,國內頭部機構的技術投入年均增速超過40%。泰康資產的實踐表明,智能投研體系的建設需要突破三大瓶頸:首先是數據治理,需建立涵蓋結構化數據庫、研究報告庫、專家知識庫的立體化數據中臺;其次是算法優化,要開發符合主動管理需求的專用模型而非通用工具;最后是組織變革,需打破業務與科技部門的壁壘,構建敏捷型協作團隊。
在人才培養方面,泰康資產創新推出"AI教練"機制,為每位研究員配備智能助手的同時,建立雙向評價體系:一方面考核研究員運用AI工具提升產能的指標,另一方面評估系統從人類專家處獲取知識更新的效率。這種共生模式使得資深分析師的研究半徑擴展3倍以上,新入職員工的培養周期縮短60%。公司還設立專項激勵基金,對在模型優化、場景創新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團隊給予重獎。
隨著智能投研體系的深化應用,資產管理行業的價值鏈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傳統依賴人力密集型研究模式逐步向"人機協同"轉型,在數據處理、報告生成等標準化環節,機器智能已展現出替代優勢;而在策略研發、復雜情景模擬等創造性領域,人類專家的經驗判斷與機器的算力優勢形成互補。這種轉變不僅提升了行業整體效率,更催生出新的服務模式——某財富管理團隊基于TKDR開發的智能配置系統,可根據客戶風險偏好在10秒內生成個性化資產組合方案,客戶滿意度提升至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