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期間,搜狐創始人、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張朝陽就人工智能(AI)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技術局限及搜狐的AI戰略布局等問題接受了媒體采訪。他指出,AI正在重塑信息獲取方式,使每個人都能快速成為“知道分子”,但人類仍需保持深度思考能力。
張朝陽認為,AI技術降低了知識獲取門檻,用戶通過簡單操作即可獲取大量信息,這種變化提升了社會溝通效率。“當全社會都擁有共同的AI知識庫時,人們對問題的理解會更加多元化,人類整體將變得更理性。”他同時強調,AI的普及并不意味著人類可以放棄思考。例如,在理解幽默、情感等復雜人類特質方面,AI仍存在明顯短板。“搜狐關注流中的搞笑視頻內容,AI的總結往往偏離核心,因為它無法真正理解人類情感的微妙差異。”
針對AI與人類思維的關系,張朝陽提出,技術進步應與人類獨立思考能力形成互補。他警告稱,過度依賴AI可能導致健康問題和生活質量下降,“如果人類完全依賴AI服務,放棄主動參與和身體活動,最終會損害自身發展”。他建議,在追求效率的同時,人類應在某些領域主動限制AI使用,以保持思維活力。
在技術發展趨勢方面,張朝陽指出AI正在改變信息檢索模式。傳統搜索引擎以文章為單位呈現結果,而AI能以更小的文本單元進行精準分析,從而提升搜索效率。這種變革促使搜狐調整戰略方向,將視頻社交作為核心業務板塊。
據介紹,搜狐的“關注流”平臺將通過AI技術優化社交體驗。例如,用戶瀏覽知識類短視頻前,AI可自動生成內容摘要,幫助用戶快速判斷是否需要觀看完整視頻。搜狐視頻計劃重啟美劇引進計劃,此前因投入產出比問題暫停的項目將重新啟動,同時加大在長短劇領域的投入。網絡游戲制作方面,搜狐也在探索利用AI工具提升開發效率。
張朝陽特別提到,知識直播和短視頻只是“關注流”內容生態的一部分。平臺上活躍著大量知識博主,他們通過與粉絲的實時互動構建社區氛圍,而AI技術的作用在于輔助這種社交關系的深化。“AI不是要取代人類創作,而是幫助用戶更高效地篩選和消費內容。”他解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