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開幕式上,搜狐創始人張朝陽以物理學博士、企業家的雙重身份亮相,并在當天下午接受媒體采訪,圍繞人工智能發展、互聯網戰略轉型及創業機遇等話題展開深度分享。他指出,互聯網正經歷從影像化到AI驅動的范式躍遷,而中國龐大的用戶基數為全球技術創新提供了獨特的“試驗場”。
針對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建設,張朝陽強調,互聯網的本質是打破地理界限的全球信息共享系統。從3G到5G的帶寬升級,從文字到直播的媒介迭代,再到AI生成內容的崛起,技術演進不斷重塑人類獲取信息的方式。他特別提到,中國互聯網在算法推薦、移動支付等領域的實踐,已形成可復制的全球化經驗,尤其在AI應用層面正加速追趕國際前沿。
在AI技術革命方面,張朝陽用“磚塊與房子”的比喻闡釋其影響:傳統搜索引擎提供完整文章單元,而AI能以碎片化知識精準組合答案。但他同時警示,過度依賴AI可能削弱人類邏輯思維:“腦中儲存知識是深度思考的基礎,就像運動員需要肌肉記憶,AI應是輔助工具而非替代品。”他透露,搜狐視頻已運用AI技術為《張朝陽的物理課》生成零誤差公式字幕,并通過智能摘要優化長視頻觀看體驗。
談及企業戰略,張朝陽宣布搜狐將重啟美劇采購計劃,通過加大影視內容投入豐富“關注流”生態。該平臺以社交關系鏈為核心,采用“長短結合”策略:既運營豎屏短劇等流行內容,也自制橫屏精品劇集。他解釋稱,此舉旨在構建差異化競爭力,避免陷入單純的內容消耗戰。
面對自媒體創業浪潮,張朝陽重申“低成本高回報”的判斷。他認為,視頻平臺降低了個人品牌打造的門檻,但長期生存需滿足兩個條件:一是深耕垂直領域形成專業壁壘,二是保持持續創作熱情。“IP競爭本質是耐力賽,短期投機者終將被淘汰。”他以自身管理哲學為例,建議創業者通過多任務切換提升時間利用率,在熱愛驅動下實現復利增長。
對于企業長期發展,張朝陽提出“現金流安全、數據理論雙軌制”的生存法則。他強調,創業者既要關注每日運營數據,也要堅守長期價值理論,“就像登山者既要看腳下石塊,也要仰望山頂方向”。這種平衡觀貫穿于搜狐的媒體與視頻社交戰略中,使其在移動互聯網下半場保持戰略定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