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上,兩份具有里程碑意義的藍皮書——《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與《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正式亮相。這兩部由中國網絡空間研究院主導編撰的年度報告,自2017年起已連續九年面向全球發布,成為世界互聯網大會理論成果與實踐經驗的重要載體,持續吸引著國際社會的廣泛關注。
《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系統梳理了過去一年中國互聯網領域的突破性進展。在基礎設施層面,信息網絡持續優化升級,5G基站數量達455萬個,固定寬帶用戶突破6.84億戶,5G移動電話用戶達11.18億戶,為數字經濟筑牢根基。數字經濟領域呈現量質齊升態勢,數字產業化創新成果頻出,產業數字化轉型向縱深推進,人工智能、區塊鏈、量子計算等前沿技術加速落地,形成顯著賦能效應。網絡文化供給更加精準多元,網絡文明建設與綜合治理體系同步完善,網絡安全防護能力實現跨越式提升,電子政務與數字社會建設成效斐然,數據要素對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驅動作用持續增強。網絡法治化進程加快,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平臺經濟在規范中實現有序發展。中國更以共商共建共享原則深度參與全球數字治理,推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取得新突破。
《世界互聯網發展報告2025》則從全球視角展開分析。報告指出,信息基礎設施正朝著智能化、綠色化方向加速演進,為全球數字化轉型提供關鍵支撐。基礎技術與應用技術的雙重突破,為各行業注入創新動能。人工智能成為驅動全球數字經濟增長的核心引擎,不僅重塑互聯網媒體生態,更推動內容生產向智能化轉型。與此同時,網絡安全領域呈現軍事化與智能化交織的復雜態勢,主要經濟體紛紛加強防護能力建設。政務數字化轉型持續深化,公共數據開發利用與跨境流動取得實質性進展。全球網絡法治建設聚焦技術規范發展,各國對數字治理規則的重視程度顯著提升,在技術研發、標準制定、基礎設施建設等領域形成合作與競爭并存的格局。
報告披露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在關鍵技術領域已占據全球領先地位。截至2025年6月,中國人工智能專利數量占全球總量的60%,6G專利申請量占比達40.3%,均位居世界第一。同時,中國連續12年保持全球最大網絡零售市場地位,彰顯出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的深度融合成效。這些數據不僅印證了中國互聯網發展的強勁動能,更為全球數字治理提供了重要參考。







